科目: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A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方法及其结果合理的是
A.稀释的鸡蛋清溶液与蛋白酶混合后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会发生紫色反应 |
B.酒精溶液与重铬酸钾溶液混合后在沸水浴条件下才会出现灰绿色 |
C.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可用酒精对外植体进行灭菌 |
D.用二苯胺试剂鉴定DNA时,在沸水浴条件下溶液呈蓝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A卷 题型:单选题
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右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能量的反复利用 |
B.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 |
C.用蛆蛹粪便作有机肥还田,运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
D.在离开人的管理条件下,该生态工程仍可能正常运转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A卷 题型:单选题
以下关于生物技术的内容正确的是
A.采用平板计数法获得的菌落数往往少于实际的活菌数 |
B.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可采用相同的稀释度 |
C.凝胶色谱法是根据蛋白质对其他分子的亲和力来分离蛋白质的 |
D.利用95%的冰酒精来溶解DNA,从而提纯DNA分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2010学年度延安市实验中学第二学期高一生物期末考试试题 题型:单选题
用花药离体培养法得到马铃薯单倍体植株,当它进行减数分裂时,能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共有12对。据此可推知马铃薯是( )
A.二倍体 | B.三倍体 | C.四倍体 | D.六倍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2010学年度延安市实验中学第二学期高一生物期末考试试题 题型:单选题
水稻的某3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利用它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浓度适当的秋水仙素处理。经此种方法培育出的水稻植株,其表现型最多可有( )
A.1种 | B.4种 | C.8种 | D.16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2010学年度延安市实验中学第二学期高一生物期末考试试题 题型:单选题
遗传的基本规律是指( )
A.遗传性状传递的规律![]() | B.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规律 |
C.有性生殖细胞形成时基因的传递规律 | D.生物性状表现的一般规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2010学年度延安市实验中学第二学期高一生物期末考试试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
B.DNA复制后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没加倍 |
C.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每个DNA上的基因是原来的两倍 |
D.在细胞分裂的分裂期,染色体上的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2010学年度延安市实验中学第二学期高一生物期末考试试题 题型:单选题
进行减数分裂的动物,同源染色体分离、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发生在下列哪种细胞内( )
A.精(卵)原细胞 | B.初级精(卵)母细胞 |
C.精(卵)细胞 | D.次级精(卵)母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A卷 题型:单选题
在应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被铅等金属污染的土壤时,需要选择符合要的植物,其原理是
A.生物多样性原理 | B.整体性原理 | C.系统整体性原理 | D.协调与平衡原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A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表述中,错误的操作是
A.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欲观察的目标,再![]() |
B.将位于视野内左上方的图像移向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
C.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碰坏装片 |
D.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图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