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年长春五中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生物 题型:单选题
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t)是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A)是隐性,它们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都是独立遗传的。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和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有两种病的概率分别是[来源:学.科.网]
A、3/4、1/4 B、1/2、1/8 C、1/4、1/4 D、1/4、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长春五中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生物 题型:单选题
(2010年全国高考)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
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 | B.花色基因的![]() |
C.细胞的![]() ![]() | D.细胞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将人的抗病毒干扰素基因转移到烟草的DNA分子上,从而使烟草获得了抗病毒的能力,这项技术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A.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 B.基因的分离规律 | 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D.中心法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已知某种小麦的基因型是AaBbCc,且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利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N株小麦,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约有
A.N/4 | B.N/8 | C.N/16 | D.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通过“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可知在生物的体细胞中
A.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相互融合;在形成配子时,融合的基因不发生分离,同时进入一个配子中 |
B.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成对存在;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
C.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相互融合;在形成配子时,融合的基因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
D.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成对存在;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不发生分离,同时进入一个配子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豌豆的高茎基因(D)与矮茎基因(d)的区别是
A.所包含的性状不同 B.所含的遗传密码不同
C.4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D.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纯合体杂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 B.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
C.杂合体杂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 D.杂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棉花纤维的粗与长 | B.豌豆的白花和红花 |
C.狗的白毛和鼠的褐毛 | D.玉米的圆粒和黄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长春五中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生物 题型:单选题
完成下列各项任务,依次采用的最合适的方法是
①检验杂种一代的遗传因子组成
②提高作物抗病品种的纯度(抗病是显性性状,不抗病是隐性性状)
③区别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或隐性
A.杂交、自交、测交 | B.测交、自交、杂交 |
C.测交、测交、杂交 | D.测交、杂交、杂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长春五中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生物 题型:单选题
对于下列式子,正确的说法有
①表示DNA复制过程; ②表示DNA转录过程;
③式中共有5种碱基; ④式中共有8种核苷酸
⑤式中共5种核苷酸 ⑥式中的A均代表同一种核苷酸
A. ①②③ B. ②⑤⑥ C. ②③④ 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