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山东省齐河县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单选题
能够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的育种方法是 ( )
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 C基因工程育种 D.多倍体育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齐河县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单选题
一只羊的卵细胞核被另一只羊的体细胞核置换后,这个卵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再植入第三只羊的子宫内发育,结果产下一只羔羊。这种克隆技术具有多种用途,但是不能 ( )
A.有选择![]() | B.繁殖家畜中的优秀个体 |
C.用于保护物种 | D.改变动物的基因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齐河县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 )
A.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 |
B.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
C.利用基因工程培养抗虫棉的棉花植株 |
D.利用细胞工程培养“番茄一马铃薯”杂种植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齐河县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单选题
如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后,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试管苗的培育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愈伤组织是花粉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后形成的不规则的细胞团 |
B.在愈伤组织的形成中,必须从培养基中获得水、无机盐和小分子的有机物等营养物质 |
C.为促进花粉细胞分裂生长,在培养基中应加入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等激素 |
D.试管苗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齐河县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单选题
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标志是 ( )
A.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一个极体时 |
B.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二个极体时 |
C.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三个极体时 |
D.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中极体消失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齐河县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单选题
奶牛场通过性别控制获得更多的雌性牛犊,以增加牛奶产量。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
A.通过分离出x精子并与卵细胞结合受精 |
B.通过分离出X精子和Y精子并与卵细胞结合受精 |
C.通过分离出Y精子并与卵细胞结合受精 |
D.通过分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齐河县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单选题
精子与卵子结合过程中穿越的两道屏障是 ( )
①顶体反应②透明带反应 ③卵黄膜封闭作用 ④精子穿越放射冠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齐河县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单选题
中国政府的态度是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原因是 ( )
A.大多数人对克隆人的研究持否定态度 |
B.克隆人不是正常的个体 |
C.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 |
D.克隆人的技术性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省实验中学2010届高三第九次模拟考试试题(理综生物)试题 题型:单选题
【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下图是我国南方开始尝试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其中利用植物秸秆中的原料生产的燃料乙醇,是一种“绿色能源”,可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请据图回答: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省实验中学2010届高三第九次模拟考试试题(理综生物)试题 题型:单选题
【生物—生物技术实践】(15分)
某实验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分泌淀粉酶的芽孢杆菌,设计实验步骤如下,请给予合理的补充。
(1)采样与培养:将采集的土样混匀后称取lg,置于经过 法灭菌处理的液
体培养基中,28℃振荡培养。
(2)接种与选择:为避免培养液中菌体浓度过高,需将培养液进行 处理。之后,
将菌液涂布接种于以 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30℃条件下培养。为避免污染,需将培养皿呈 状态放置。此外,为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提高实验可信度,本步骤需设计 作为空白对照。
(3)筛选与纯化:将适量的碘液滴加在平板中的菌落周围,如果菌落周围的现象是 ,则说明此种菌能够 。从平板中挑取实验效果明显的目的菌株,采用 法接种于新的培养基平板,可对菌株进行进一步的纯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