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年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卷 题型:单选题
对于下图中所示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框图②中的生物都能固氮,前者还能分泌生长素 |
B.框图①中的生物都有细胞壁,都可进行有氧呼吸 |
C.框图④内的生物都能进行有丝分裂,遗传方式都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
D.框图③内的生物基因的编码区都是连续的、不间隔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卷 题型:单选题
有关氮循环中微生物代谢类型、相关生理过程及生态地位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序号 | 生 物 | 代谢类型 | 生理过程 | 生态成分 |
A | 根瘤菌 | 异养需氧 | N2→NH3 | 消费者 |
B | 硝化细菌 | 自养需氧 | NH3→NO3--- | 分解者 |
C | 圆褐固氮菌 | 自养需氧 | N2→NH3 | 生产者 |
D | 反硝化细菌 | 异养厌氧 | NO3--→NH3 | 分解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卷 题型:单选题
对光合作用图解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示为C3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
B.若突然停止CO2供应,则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将上升 |
C.图中①为O2,②为ATP |
D.若用2H标记的H2O进行示踪,可发现H元素的转移途径为H2O→H+→NADPH→糖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根瘤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瘤菌在植物根外也能固氮 | B.根瘤菌能侵入各种豆科植物 |
C.土壤淹水时,根瘤菌固氮量减少 | D.大豆植物生长所需的氮都来自根瘤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N、P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N、P不仅是细胞膜、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也是ATP、DNA、RNA不可缺少的成分
②用豆科植物做绿肥有利于作物增产,因为豆科植物中含氮素多有利于圆褐固氮菌的繁殖
③正常的植物转入不含N、P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幼叶首先表现缺乏症
④土壤中N、P含量越多,光合速率越快
A.①② B.②④ C.①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枚叶片从幼到老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光合作用强度是不会改变的 |
B.在植物群落的垂直方向上,占据不同空间的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有差异 |
C.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只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基因型无关 |
D.若光照强度相同,则阳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高于阴生植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卷 题型:单选题
为了比较C3植物和C4植物叶片结构的主要区别,将小麦和玉米的叶片制成临时横切标本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下面是涉及观察过程与观察结果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观察的目标主要是比较两种植物叶肉细胞和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 |
B.先用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光量,调焦观察 |
C.用低倍镜对焦,寻找叶脉,观察维管束外是否具有“花环型”的两圈细胞 |
D.主要观察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有无基粒,这是C3植物和C4植物的主要区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小麦叶片结构及其光合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围绕维管束的无“花环型”的两圈细胞
②水的光解主要在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
③CO2中的C首先转移到C4中
④光能转化为电能时,电子的最终受体是ATP和NADP+
⑤NADPH既是还原剂,又能提供活跃的化学能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②③④ | D.①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一些与冬天温室大棚种植蔬菜有关的生产措施,不合理的是………
A.温室的设计应尽量提高采光效率 |
B.温室应保持恒温状态,以防植物被冻伤 |
C.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可按植物的需求配给营养,节约成本 |
D.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卷 题型:单选题
酿脓链球菌反复感染人体可引起风湿性心脏病。其主要原因是
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失 ②外来抗原直接作用于机体某些组织
③抗体与自身组织发生反应,引起自身免疫疾病
④外来抗原与自身某些组织细胞有共同的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