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年上海市卢湾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选择( )
①在兔饱足状态下 ②在兔空腹状态下 ③测定血糖含量
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 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
A.①③④ | B.①③⑤ | C.②③⑤ | D.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上海市卢湾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上海市卢湾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 |
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
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
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上海市卢湾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DNA复制和转录这两种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过程都可在细胞核中发生 | B.两种过程都有酶参与反应 |
C.两种过程都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 D.两种过程都以DNA为模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上海市卢湾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突变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是普遍存在的。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区某物种后发现,此物种共有a个个体,每个个体有b对基因。假设每个基因的突变都是c,则此物种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大约为( )
A.2abc | B.abc | C.1/2abc | D.(2/a)b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上海市卢湾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有( )
A.叶片光合速率随干旱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 |
B.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先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 |
C.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是由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 |
D.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叶片内CO2浓度下降引起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上海市卢湾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最先通过的免疫途径,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 B.无氧呼吸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 |
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 D.无氧呼吸和特异性细胞免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上海市卢湾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1个葡萄糖分子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为m,其中40%用于ADP转化为ATP,若1个高能磷酸键所含能量为n,则1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呼吸中产生ATP分子数为( )
A.2n/5m | B.2m/5n | C.n/5m | D.m/5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上海市卢湾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面①~⑤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下面图甲视野中的物像“E”,转换为图乙状态,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转动粗调节器 ②调节光圈 ③转动细调节器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标本
A.①→④→⑤→③ | B.①→④→②→③ |
C.⑤→①→④→③ | D.⑤→④→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上海市卢湾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中,需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是( )
A.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 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
C.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 D.探究细胞内酶的高效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