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吉林一中2009-2010学年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 题型:单选题
有关基因工程的成果及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抗虫、抗病毒、抗真菌、抗盐碱的植物 ②基因工程可以通过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青霉素等基因工程药物 ③导入生长素基因的鱼生长的更快 ④基因治疗是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一中2009-2010学年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基因治疗及探针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治疗的主要方法是让患者口服一些健康的外源基因 |
B.基因治疗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一种常用的临床治疗手段 |
C.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蛋白质分子 |
D.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探针的目的是便于追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一中2009-2010学年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 题型:单选题
下列与基因工程无关的是
A.培养利用“工程菌”生产胰岛素 | B.基因治疗 |
C.蛋白质工程 | D.杂交育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一中2009-2010学年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 题型:单选题
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抗虫棉,下列导入目的基因的做法正确的是
①将毒素蛋白注射到棉受精卵中②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注射到棉受精卵中③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质粒重组,导入细菌,用该细菌感染棉的体细胞,再进行组织培养④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细菌质粒重组,注射到棉的子房并进入受精卵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④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一中2009-2010学年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 题型:单选题
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质粒上有标记基因如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也不同,下表是外源基因插入位置(插入点有a、b、c),请根据表中提供细菌的生长情况,推测①②③三种重组后细菌的外源基因插入点,正确的一组是
| 细菌在含青霉素 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 细菌在含四环素 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
① | 能生长 | 能生长 |
② | 能生长 | 不能生长 |
③ | 不能生长 | 能生长 |
A.①是c;②是b;③是a |
B.①是a和b;②是a;③是b |
C.①是a和b;②是b;③是a |
D.①是c;②是a;③是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临汾市高三年级模拟测试理科综合(生物) 题型:单选题
关于“验证落叶的腐烂是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的结果”的课题,设计合理的是( )
A.用灭菌和未灭菌的土壤分别包埋同种等量落叶 |
B.用同样的土壤分别包埋灭菌和未灭菌的同种等量落叶 |
C.用两种不同土壤分别包埋同种等量落叶 |
D.用同样的土壤分别包埋同种等量的落叶和摘下的未败落叶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临汾市高三年级模拟测试理科综合(生物)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某酶在不同的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时生成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解读此图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
A.3个处理条件中b是此酶促反应最适宜的条件 |
B.3个处理条件的差异很可能是温度不同 |
C.3个处理条件的差异很可能是反应物的量不同 |
D.3个处理条件的差异不可能是酶量的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临汾市高三年级模拟测试理科综合(生物) 题型:单选题
麻风杆菌可从外环境直接侵入人体细胞,则人体对侵入的麻风杆菌的免疫主要靠( )
A.非特异性免疫 | B.体液免疫 | C.吞噬细胞 | D.T淋巴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一中2009-2010学年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 题型:单选题
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了抗虫棉及含有人凝血因子的羊乳汁。以下有关叙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为育成抗虫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虫基因时只能以植物受精卵为受体 |
B.转基因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是通过检测棉花对抗生素抗性来确定的 |
C.人凝血因子基因存在于乳腺细胞,而不存在于其他体细胞中 |
D.可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重组DNA分子导入羊的受精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一中2009-2010学年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对图中物质a、b、c、d的描述,正确的是
A.a通常存在于细菌体内,目前尚未发现真核生物体内有类似的结构 |
B.b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将A与T之间的氢键切开 |
C.c连接双链间的A和T,使黏性末端处碱基互补配对 |
D.此过程发生在细胞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