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安徽省巢湖市示范高中2010届高三四校联考(二)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扩散作用实验装置如附图,甲乙两管的口径相同,半透膜只允许葡萄糖分子通过,淀粉分子无法通过,当达到扩散平衡是,下列有关甲、乙两管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管中水位高度低于乙管 |
B.甲管中葡萄糖浓度低于乙管 |
C.甲管中淀粉浓度高于乙管 |
D.两管的葡萄糖浓度皆为8%,淀粉皆为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巢湖市示范高中2010届高三四校联考(二)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药厂欲测试所生产的综合维生素是否会对人体造成不良的副作用,于是征求到了2000名受测者(男性900名,女性1100名),每人每日服用一颗该药厂所生产的综合维生素,六个月后,药厂派出医务人员对全体受测者进行副作用调查。以下哪一项为上述测试过程的最主要缺点
A.受测人数太少 | B.六个月时间太短 |
C.缺少对照组(控制组) | |
D.不同性别的受测人数应该完全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巢湖市示范高中2010届高三四校联考(二)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
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
C.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
D.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巢湖市示范高中2010届高三四校联考(二)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人和动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人体内将成为抗原
②由中胚层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
③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度减慢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
④癌变是细胞原癌基因从激活状态转为抑制状态的过程
⑤动物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特异性,是细胞间相互识别和联系用的“语言”和“文字”
⑥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
A.①③⑤⑥ | B.①②③⑤⑥ |
C.①②④⑤ | D.①③④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巢湖市示范高中2010届高三四校联考(二)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场所,产物,呼吸作用提供能量,生命活动的进行依赖于细胞的完整性,多数生命活动会消耗能量】
A.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 | 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
C.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 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巢湖市示范高中2010届高三四校联考(二)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右图表示不同温度下酵母菌发酵时气体产生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据图可知
①有多种酶参与;
②最适pH是7;
③最适温度约为40℃;
④50℃时酶逐渐失活;
⑤0℃时酶逐渐失活
A.①③ | B.②⑤ | C.③④ | D.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巢湖市示范高中2010届高三四校联考(二)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从血液中制备核糖体的大致过程,对该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应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法、离心法、纸层析法 |
B.步骤①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在步骤⑤中检测核糖体 |
C.步骤②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 |
D.步骤③、④的目的是分离细胞器和细胞结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巢湖市示范高中2010届高三四校联考(二)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根据下表分析同质量的脂肪和糖在氧化分解的差异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同质量的脂肪比糖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 |
B.脂肪中H的比例是12% |
C.脂肪中H的比例较高,所以释放能量较多 |
D.X<Y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巢湖市示范高中2010届高三四校联考(二)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可以通过代谢产生极少量的一氧化氮分子。一氧化氮是一种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它在血管壁的平滑肌细胞中能够激活某种酶,将三磷酸鸟苷(GTP)转化为环状一磷酸鸟苷(cGMP),使得平滑肌细胞舒张,有扩张血管作用。请分析一氧化氮进入平滑肌细胞的方式和GTP含有高能磷酸键的个数分别为
A.自由扩散 2 | B.自由扩散 3 |
C.主动运输 2 | D.主动运输 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巢湖市示范高中2010届高三四校联考(二)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右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的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此细胞既可能是真核细胞也可能是原核细胞
②此细胞是动物细胞而不可能是植物细胞
③结构2不含磷脂,其复制发生在间期
④结构1、3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