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08年江苏高考生物试题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A、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的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种位于X染色体上。请回答以下问题(概率用分数表示)
⑴甲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 。
⑵乙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 。
⑶Ⅲ2的基因型及其概率为 。
⑷由于Ⅲ3个体表现两种遗传病,其兄弟Ⅲ2在结婚前找专家进行遗传咨询。专家的答复是:正常女性人群中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分别为1/10000和1/100;如果是男孩则表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 ,如果是女孩则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 ;因此建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江苏高考生物试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多选)( )
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 |
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 |
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
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江苏高考生物试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 |
B.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
C.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都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 |
D.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江苏高考生物试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改变NaCl溶液的浓度只能使DNA溶解而不能使其析出 |
B.在沸水浴中,DNA遇二苯胺试剂会呈现蓝色 |
C.加盐和加酒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
D.密封瓶口前最好将瓶口通过火焰以防杂菌污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江苏高考生物试题 题型:单选题
人类Rh血型有Rh+ 和Rh- 两种,分别由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R和隐性基因r控制。Rh+ 的人有Rh抗原, Rh- 的人无Rh抗原。若Rh+ 胎儿的Rh抗原进入Rh- 母亲体内且使母体产生Rh抗体,随后抗体进入胎儿体内则引起胎儿血液凝集和溶血;若这位Rh- 母亲又怀一Rh+ 胎儿,下列对这两胎儿的相关基因型及血液凝集和溶血程度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①相关基因型与父亲的一定相同 ②相关基因型与父亲的不一定相同
③两胎儿血液凝集和溶血程度相同 ④第二胎儿血液凝集和溶血程度比第一胎儿严重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江苏高考生物试题 题型:单选题
亚硝酸盐可使DNA的某些碱基脱去氨基,碱基脱氨基后的变化如下:C转变为U(U与A配对),A转变为I(I为次黄嘌呤,与C配对)。现有一DNA片段为,经亚硝酸盐作用后,若链①中的A、C发生脱氨基作用,经过两轮复制后其子孙代DNA片断之一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江苏高考生物试题 题型:单选题
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
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八校201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生物部分)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某儿童先后两次接种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血清中相应抗体浓度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点对应时刻是第一次接种时间,第二次接种时间在D点之后 |
B.CD段体内开始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 |
C.DE段浓度上升的原因是记忆细胞数目的增多 |
D.BC段相应的效应B细胞中内质网膜不断转化成高尔基体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八校201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生物部分)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因果关系的搭配,正确的是( )
| 原因 | 结果 | ||||
① | 因为胰岛素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 所以二者在血糖调节中是拮抗关系 | ||||
② | 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 汗液分泌增加 | ||||
③ | 局部电流在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 引起未兴奋部位兴奋 | ||||
④ | 延长光照时间 | 光合作用效率提高 | ||||
⑤ | 侧芽生长素浓度高于顶芽 | 顶端优势现象 | ||||
⑥ | 胚芽鞘向光侧生长素含量低于背光侧 | 弯向光源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联系qq:3310059649。 ICP备案序号: 沪ICP备07509807号-10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081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