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河南省安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利用重组基因技术制造的全新致病菌比一般的生物武器的危害性大,其原因是
①人类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致病菌
②无针对性药物
③只有某种易感基因的民族容易感染,而施放国的人却不易感染
A.① | B.② | C.②③ | D.①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河南省安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20世纪90年代,乌干达薯业遭到了病毒的毁灭性打击。科学家研究其原因发现,是一种新的病毒引发的疾病,而这种新病毒是由两种已知病毒重组产生的,这一事实有力地支持了下列哪一观点
A.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新的入侵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的生存 |
B.导入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病菌或病原体杂交,从而组装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病原体 |
C.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中,使杂草成为除不掉的“超级杂草” |
D.抗虫棉能抵抗棉铃虫,但随着棉铃虫抗性增强,抗虫棉有可能被淘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河南省安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分析,不合理的观点是
A.转基因生物进入自然界后不会与野生物种杂交而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 |
B.运用重组DNA技术可以将致病菌或病毒改造成威力巨大的生物武器 |
C.我国的政策是禁止进行生殖性克隆人 |
D.转基因生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原或者引起中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2 4.1生物进化理论练习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可知生物进化的内因和动力分别为( )
①遗传变异 ②自然选择 ③适者生存 ④生存斗争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③ | D.①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2 4.1生物进化理论练习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在从古猿到人的过渡过程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 )
A.古猿从树栖生活转到地面上生活 | B.学会使用工具 |
C.产生了语言 | D.四肢行走转变成两足直立行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2 4.1生物进化理论练习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人与几种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如下表,其中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远的生物是( )
生物 | 黑猩猩 | 猕猴 | 牛 | 龟 |
差异 | 0 | 1 | 10 | 12 |
生物 | 鸡 | 鲨鱼 | 苍蝇 | |
差异 | 13 | 2 | 25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2 4.1生物进化理论练习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不能作为“人类与类人猿有着较近的共同祖先”证据的是( )
A.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行为的相似 |
B.胚胎发育过程的相似 |
C.大分子物质结构上的相似 |
D.食性的相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2 4.1生物进化理论练习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 |
B.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共同进化 |
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变异多样性 |
D.最早登陆的生物是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的两栖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河南省安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抗逆转基因作物的培育与推广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是:①在一定程度上使作物摆脱了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限制;②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人畜的危害;③减少了化肥的制造和使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④使得作物在不良环境下更好地生长,提高产量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河南省安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设计试管婴儿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合适的胚胎的处理问题是设计试管婴儿所引发的主要问题之一 |
B.设计试管婴儿利用了体外受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和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技术 |
C.设计试管婴儿必须得到政府的审批而试管婴儿则不需要,这是因为前者技术复杂有一定的危险性,而后者技术上已经很成熟 |
D.若将设计试管婴儿技术用于设计婴儿性别也是该技术引发争议的原因之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