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牛通过吃草获得化合物和元素。那么,牛和草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 )
A.种类差异很大,含量大体相同 | B.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 |
C.种类和含量都是大体相同的 | D.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第一道生物试题可能有少部分同学需要冥思苦想,此时直接参与这一活动的最小结构是( )
A.血液 | B.神经细胞 | C.大脑 | D.神经系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3 1.4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练习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下图(I)和(II)为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两种类型,请据图回答:
(1)过敏反应与下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直接有关。
(2)被动免疫是注射图中的哪种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病毒感染人体过程中,则往往是先通过________过程的作用,用来阻止病毒通过_______________而播散,再通过__________过程的作用来彻底消灭。
(4)图(I)免疫类型中c细胞对a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3 1.4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练习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TNX-355是一种新型的具有治疗艾滋病的单株抗体药物,过去的抗艾滋病药物的作用主要是直接抑制艾滋病病毒复制或增生所需要的酶的作用,然而长期使用的患者常会出现抗药性的问题;TNX-355注射进人体后可与T细胞表面的CD4受体结合,阻断病毒与细胞的结合,进而确保人类免疫系统运作正常。下列最可能正确的推断是( )
A.TNX-355可能是一种RNA,能与T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结合 |
B.TNX-355可能是一种蛋白质,能阻断病毒与T细胞的结合 |
C.艾滋病病毒的DNA不断变异,过去的抗艾滋病药物无法长期使用 |
D.TNX-355可抑制艾滋病病毒复制,从而抑制艾滋病病毒的繁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3 1.4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练习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T淋巴细胞能对病原体进行摄取和处理 |
B.B细胞和T细胞均成熟于骨髓中 |
C.只有浆细胞中含有合成抗体的基因 |
D.记忆细胞是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3 1.4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练习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法国科学家西诺西和蒙塔尼由于发现了艾滋病病毒而获得2008年度生理学或医学奖。右图为HIV病毒引发艾滋病的病程,其中感染初期与潜伏期时并无病症出现。在潜伏期初期应如何采样与检测,以判断病人是否已被感染( )
A.采集血液直接测定抗HIV抗体的存在 |
B.采集血液直接测定HIV的存在 |
C.采集口腔粘液直接测定抗HIV抗体的存在 |
D.采集口腔粘液直接测定HIV的存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3 1.4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练习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与靶细胞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进人体内的抗原都可以成为靶细胞的一部分 |
B.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才能成为靶细胞 |
C.靶细胞裂解时病原体同时死亡 |
D.靶细胞和效应B细胞同时死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3 1.4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练习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机制的模式图,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图若表示反射弧,兴奋都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
B.该图若表示突触的结构,则图中的b代表突触间隙 |
C.若图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d代表促甲状腺激素 |
D.若图示细胞免疫的过程,则b为效应B细胞,c代表抗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3 1.4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练习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不会传染爱滋病的行为是:( )
A.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 | B.与爱滋病患者共用纹身、纹眉器械 |
C.与爱滋病患者拥抱 | D.输入含有HIV的血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3 1.4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练习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
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 |
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无传染性 |
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 |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发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