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5619  45627  45633  45637  45643  45645  45649  45655  45657  45663  45669  45673  45675  45679  45685  45687  45693  45697  45699  45703  45705  45709  45711  45713  45714  45715  45717  45718  45719  45721  45723  45727  45729  45733  45735  45739  45745  45747  45753  45757  45759  45763  45769  45775  45777  45783  45787  45789  45795  45799  45805  45813  170175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盛同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计数。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
(1)培养基中含有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 ___  _和______。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的基本成分是__   ___和_____  _。
(2)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_。
(3)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湖水样品的平板置于_____    _中培养,培养的温度设定在37℃。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____  __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4)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这说明湖水样品中有_____种细菌。一般说来,菌落总数越多,湖水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越_______。
(5)如果提高培养基中NaCl的浓度,可以用于筛选耐盐(或NaCl)细菌,这种培养基被称为 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盛同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下图为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

(1)A过程需要的酶有___。
(2)B过程及其结果体现了质粒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①___;②___。
(3)C过程的培养基除含有必要营养物质、琼脂和激素外,还必须加入___。
(4)如果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对再生植株进行检测,D过程应该用___作为探针。
(5)科学家发现转基因植株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传递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①将转基因植株与___杂交,其后代中抗卡那霉素型与卡那霉素敏感型的数量比为1:1。
②若该转基因植株自交,则其后代中抗卡那霉素型与卡那霉素敏感型的数量比为___。
③若将该转基因植株的花药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作离体培养,则获得的再生植株群体中抗卡那霉素型植株占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盛同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从某种真核细胞中提取出大量核糖体,放入含有下列几种有机物(其中的氮原子已被标记)的培养液里,假设培养液里含有核糖体完成其功能所需的一切物质和条件。请回答:

⑴实验中,核糖体所需要完成的功能就是把上述物质中的[   ]___,通过____方式合成多肽(蛋白质),可以用____检测。
⑵实验中所用的培养液相当于细胞内的___。
⑶上述有机物合成的多肽(符合条件的有机物都参与反应)至少含有__个氨基和___个羧基,称为____肽,可能有___种。
⑷实验中,检测到某一多肽含20个15N,则该多肽最多有____个肽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B)(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概念图中各数字的名称:(满分8分)

(1)                                   (2)                             
(3)               (填试剂名称)     (4)               (填试剂名称)
(5)                                   (6)                             
(7)                                   (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B)(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以下是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请据图回答:(满分11分)

(1)物质D的元素组成是________;SARS病毒体内物质H水解后有         种;SARS病毒体内物质H彻底水解后,产生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组成物质G的基本单位C,在生物体内大约有      种;现有C若干个,在合成含有三条链的G过程中,共产生200个水分子,则C的数目为________个。
(3)小麦种子细胞中,物质E是指________。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主要是由图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填字母代号)。
(4)在动物体内,物质E是指         。合成部位主要在                  中。
(5)相同质量的物质E和F彻底氧化分解,耗氧量较多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B)(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科学家从某人的食糜中发现有如下图所示结构的化合物,那么:(满分14分)

(1)这种化合物叫________,构成它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若它在小肠中被水解,则不可能产生的是下列哪种物质?_______。这类物质的差异是由     决定的。

(2)若组成该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用a、b、c来表示,如果a、b、c每种物质各一个,那么所合成的物质称为:     ,最多可形成____种。这是由于a、b、c三种物质的______不同造成的。
(3)通过实验得知该化合物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溶液颜色呈________,这是由于化合物中含有______________(写化学键的名称)的缘故。
(4)现有99个氨基酸(假设它们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在细胞中,通过________的方式形成一条多肽链。则其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_______,此多肽链含氨基的数量最少是________个,羧基的数量最少是         个,含肽键________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B)(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右图中表示在低倍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请据图回答: (满分7分)

(1)调换高倍镜观察前,要使细胞移到        ,应将装片向        方移动。
(2)调换高倍镜后,物像模糊不清,这时应调节          ;若使视野能够更加明亮,这时应调节            
(3)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l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               
A.长度、宽度均放大400倍      B.面积放大了400倍
C.长度或宽度放大40倍         D.标本的体积放大400倍
(4)在低倍镜下的视野内图象是“d”,实际图象是           
(5)若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中有一行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A.2个            B.4个           C.8个            D.16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如下图:请回答:

(1)过程①代表的是        
(2)过程③采用的实验技术是           ,获得的X是           。要制备单克隆抗体应让    
           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经        次筛选才能选出产生所需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然
后要用                  技术在体外培养,培养时配置的培养基是        (固体、液体)培养基,其成分与培养植物相比,不同的是用                  替代了                        
(3)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                制作的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用图中的                     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得以表达。但在进行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 ,限制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两种酶切均形成黏性末端,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①表示的是采取            的方法来获取目的基因。
(2)根据图示分析,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中,应用限制酶           切割质粒,用限制酶         (只写一种)切割目的基因。
(3)人的基因之所以能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原因是           
(4)人体的生长激素基因能在细菌体内成功表达的原因是人和细菌共用                   
(5)将得到的大肠杆菌B涂布在一个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够生长,说明已导入了         ,反之则没有导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在      水平、是以       为单位来研究生物进化,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       水平、是以      为单位来研究生物进化。
(2)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①     种群是                                   
②                               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③                     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④                           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⑤        共同进化导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