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3届江西省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高三12月联考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科学家在一与世隔绝的小岛上对其动植物和人群进行研究,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将原产某纬度的一种一年生植物甲,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图所示。将植物甲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形成________,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传粉,说明已产生了________,它们与________、________共同构成了物种形成过程的基本环节。
(2)在对动物乙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为岛上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甲病由A和a控制,乙病由B和b控制。已知甲病致病基因与乙病致病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且II-7没有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III—10同时患有甲病和乙病。
其中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 ___。仅考虑甲病,III一9的基因型是_______,III-13的X染色体来自第Ⅰ代的________号个体。若同时考虑甲、乙两病,III-10的基因型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江西省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高三12月联考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已知二倍体番茄圆果(H)对梨果(h)为显性,植株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某同学以纯合的圆果感病品种为母本,纯合的梨果抗病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实验,在母本植株上获得的F1种子都表现为圆果。在无相应病原体的生长环境中,播种所有的F1种子,长出许多F1植株,然后严格自交得到F2种子,以株为单位保存F2种子,发现绝大多数F1植株所结的F2种子都出现梨果与圆果的分离,而只有一株F1植株(A)所结的F2种子全部表现为圆果,可见这株F1植株(A)控制圆果的基因是纯合的。请回答:
(1)据分析,导致A植株圆果基因纯合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母本自交,二是父本的一对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为了确定是哪一种原因,可以分析F2植株的抗病性状,因此需要对这些圆果基因为纯合的F2植株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如果是由于母本自交,这些F2植株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其基因型是____ _________;如果是由于父本控制梨果的一对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这些F2植株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该同学以纯合的梨果抗病品种为母本,纯合的圆果感病品种为父本,进行同样的实验,出现同样的结果,即F1中有一株植株所结的F2种子全部表现为圆果,则这株植株圆果基因纯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其最可能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3)控制圆果和梨果的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现发现一株圆果番茄比正常番茄多一条5号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两条5号染色体正常配对后分离,另一条5号染色体随机分离到一个子细胞中)。该圆果番茄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可能类型,若要设计实验对上述情况进行鉴别,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通过对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江西省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高三12月联考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Ⅰ、在某生物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短暂培养一段时间后,洗去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使在该段时间内已处于DNA复制期不同阶段的全部细胞中DNA被3H标记,而当时处于其它时期的细胞则不带标记。间期分为 G1期(DNA复制前期),S期(DNA复制期,占间期的大部分时间), G2期(DNA复制后期),不同时间取样做细胞放射性自显影,找出正处于有丝分裂的M期 (分裂期)细胞,计算其中带3H标记的细胞占所有细胞的百分数。得到下图(图1~图4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带标记细胞占总细胞数的百分数):回答各时期均用字母表示
(1)图2中a点开始检测到带3H标记分裂期细胞,则o-a为___________期
(2)图2中b点带3H标记分裂期细胞数开始达到最大值,则a-b段表示 期。
(3)图3中c点时,带标记的细胞百分数开始下降,则a-c段表示什么时期:_________
(4)此后,带标记的分裂期细胞数逐渐减少,直到消失,到第二次出现带有标记的细胞数时为图表中e点,则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时间为: 。
Ⅱ、操纵元是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组织形式,它由启动子、结构基因,(编码蛋白基因)、终止子等部分组成。如图表示大肠杆菌细胞中核糖体蛋白(RP)合成及调控过程,图中①②表示相关生理过程,mRNA上的RBS是核糖体结合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启动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
(2)过程①进行的场所是 ,RPl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一丝氨酸一组氨酸一谷氨酸一”,转运丝氨酸、组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GUG、CUU,则基因1中决定该氨基酸序列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 。
(3)图示表明,当细胞中缺乏足够的rRNA分子时,核糖体蛋白RPl能与mRNA分子上的RBS位点结合,从而导致mRNA ,终止核糖体蛋白的合成。这种调节机制 既保证细胞内rRNA与核糖体在数量上的平衡,又可以减少 。
(4)大豆中的一种成分——染料木黄酮因能抑制rRNA形成而成为抗癌药物的成分,试结合题中信息分析染料木黄酮抗癌的机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江西省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高三12月联考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A图表示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1)光合作用受到温度、二氧化碳和光照强度的影响。其中,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 过程;二氧化碳浓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 过程。
(2)当在 Klx光照强度条件下,甲植物的实际光合速度与乙植物最大的实际光合速度相同。
(3)甲植物在光照强度为8Klx时,5小时中单位叶面积光合作用一共吸收CO2__mg,而植物从环境中实际吸收CO2的速度为 mg/h﹒单位叶面积。
(4)乙植物在1天内(12小时白天,12小时黑夜),要使有机物积累量为正值,白天平均光照强度必须大于 Klx。
(5)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植物的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照为12Klx、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璃罩内的CO2含量,罩内CO2的起始浓度为150mg/L。结果甲植物在第20min、CO2浓度保持在40mg/L时不再变化;乙植物在第35min、CO2浓度保持在20mg/L时不再变化。
①请据此在下面的B图中,画出该实验过程中甲、乙两种植物所在玻璃罩内,CO2浓度变化的大致曲线图。
②0—20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35—45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高三第三次联合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15分)动物中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单体(2n-1)。大多数动物的单体不能存活,但黑腹果蝇(2n=8)中,点状染色体(4号染色体)缺失一条也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可以用来进行遗传学研究。
⑴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图,则该果蝇的性别是 ,从变异类型看,单体属于 。
⑵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所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为 。
⑶果蝇群体中存在短肢个体,短肢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短肢果蝇个体与纯合正常肢个体交配得F1,F1自由交配得F2,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右表。据表判断:显性性状为 ,理由是 (2分)。
| 短肢 | 正常肢 |
F1 | 0 | 85 |
F2 | 79 | 24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9分)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据题分析作答: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I(a~d)所示:
1)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
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由左向右):______________。
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由左向右):______________
2)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______________代替。
(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 结论 | |
装置Ⅱ | 装置Ⅲ | ||
1 | ① | ②不移动 | 只进行有氧呼吸 |
2 | ③不移动 | ④ | 只进行无氧呼吸 |
3 | ⑤ | ⑥向右移动 |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11分)细胞代谢是生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基础。图甲为某植物细胞内有关代谢示意图,图乙为人体某组织细胞物质代谢示意图,其中A、B、C代表细胞结构,①、②、③、④代表物质。
(1)图甲细胞与根尖分生区细胞结构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若人体处于饥饿状态,图乙细胞多糖到葡萄糖分解过程会加强,则该细胞为______________。
(2)图甲所示细胞可作为哪些生物实验的理想材料?____________图乙中红细胞可作为哪些生物实验的理想材料?____________
A.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B.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C.制备细胞膜
D.观察叶绿体
E.观察线粒体
F.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3)物质④的名称是________,它是细胞代谢重要的中间产物。图乙细胞中,④→氨基酸的反应过程需要转氨酶,某人抽血化验其转氨酶指标大大高于正常值,据图分析可能原因是该组织细胞在某种因素作用下,细胞膜的____________的功能丧失。图甲细胞在无氧条件下,④会分解为_________。水是细胞代谢的重要原料,将3H标记的水注入图甲细胞内,在C结构中,水参与生物化学反应部位及最终产生含有3H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
(4)在零上低温时,喜温植物细胞的细胞质流动缓慢或完全停止,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在低温的条件下,会通过__________ 调节,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组织细胞代谢不会有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9分)甲图为某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乙图该细胞放大的部分细胞结构和多种蛋白质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甲 乙
(1)若甲图细胞为叶肉细胞,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有[ ] 和[ ] 。在该细胞的代谢过程中,ADP转化成ATP所需要的能量可由 (填生理过程)提供的。
(2)若甲图细胞为根毛细胞,通过 的方式选择性吸收矿质离子,这种选择性最可能与乙图的 蛋白(填字母)有关。
(3)若甲图细胞为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在有丝分裂间期,细胞内体积最大的结构[5]中发生的主要物质变化是 ;在有丝分裂末期, 参与新细胞的细胞壁形成。
(4)乙图中A蛋白使细胞间的黏着性增强,所以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常用_____________处理组织碎块,使细胞分散开。
(5)乙图中C蛋白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物质在细胞癌变后,其含量的变化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共11分) 如图A、B、C图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类型的生物细胞,D图表示发生在某生物细胞中的生理活动示意图,请回答:
(1)图A、B中,A具有而B不具有的细胞结构是_ _;B具有而A不具有的细胞器是
和液泡。
(2)A、B、C中,能够发生图D所示生理活动的细胞是图________;图D中,箭头①表示 ________气体在两种细胞器中的出入情况。
(3)A、B、C中,经有丝分裂并分化产生的细胞是图_________,B图所示细胞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三个细胞器的名称)。A、B、C中,所代表的生物是以DNA作遗传物质的是图_______,C图中能够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
(4)图B所示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_状态,图B形成的组织是否为很理想的鉴定DNA、RNA分布的实验材料?为什么?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10分)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 ,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是 。若物质A在动物、植物细胞均可含有,并作为细胞内最理想的储存能量的物质,不仅含能量多而且体积较小,则A是
(2)物质b是 ,其分子结构的特点是
。
若某种B分子由n个b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组成的2条链组成,则该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 。
(3)物质c在人体细胞中共有 种,分子中 不同,决定了c的种类不同
(4)细胞内物质B合成的场所是 ,物质C分子结构的特异性是由 决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