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3届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O2 吸收量和CO2 生成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图中曲线QR区段CO2 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
(2)由纵轴、CO2生成量和O2吸收量共同围成的面积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是? 。
(3)若图中的AB段与BC段的距离等长,说明此时有氧呼吸释放的CO2 与无氧呼吸释放的CO2 相比? ?(填一样多或更多、更少),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的? ?。
(4) 在长途运输新鲜蔬菜时,常常向塑料袋中充入氮气,目的是 。你认为氧浓度应调节到? ?点的对应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一)为高等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部分代谢示意图;下图(二)为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定绿色植物对CO2 的吸收速率并绘制成的相应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物质 A 是_________,物质 A 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分解需要的条件是 。
(2)当光照强度处于图(二)D 点之后,对应图(二)中的CO2的扩散途径有 (以字母表示)。
(3)在图(二)中的 A 点与 D 点之间,限制CO2 吸收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 D 点以后,进一步增加绿色植物CO2 吸收速率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以绿色植物叶片为材料,探究环境条件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请帮助他提出一个探究的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该实验需要在___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甲、乙两图是红枫叶肉细胞和根尖生长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30%蔗糖溶液中,则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是 ,图中结构 [ ] 起重要作用。([ ]中填标号)
(2)甲、乙两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名称是
(3)对标号4和标号5所示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理活动中都产生水 | B.前者有片层结构,后者有嵴 |
C.黑暗条件下,生理活动中都消耗O2 | D.前者不产生ATP,后者产生ATP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显微镜,试回答: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_____________。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________个。
(3)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请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4)某学生在做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纱布擦拭镜头,再在一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生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压片夹压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距玻片标本约1 cm~2 cm处停止。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慢上升镜筒。请指出该同学在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并改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已知菠菜的干叶病是由干叶病毒导致的,但不清楚干叶病毒的核酸种类,试设计实验探究。实验原理:(略)
(1)实验材料:苯酚的水溶液(可以将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和核酸分离)、健康生长的菠菜植株、干叶病毒样本、DNA水解酶、其他必需器材。
(2)实验步骤:
① 选取两株 相似的菠菜植株,编号为a、b。
② 用苯酚的水溶液处理干叶病毒,并设法将其蛋白质和核酸分离,以获得其核酸
③ 在适当条件下,用 处理干叶病毒样本的核酸。
④ 一段时间后,用 喷洒植株a,用未处理的核酸稀释液喷洒植株b。
⑤ 再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株菠菜的生长情况。
(3)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 。
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假设下图为某蛋白质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蛋白质中共含有 个肽键,肽键可表示为 。
(2)理论上分析,该蛋白质至少有个 —COOH?,至少有 个 —NH2 。
(3)已知两肽链之间相连的键为二硫键(—S—S—),每形成一个二硫键会脱去2个H。则在氨基酸形成该蛋白质后,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二11月月考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中的甲、乙、丙、丁四个图分别表示某种生物(假定只含有两对染色体)的四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个图表示的细胞分裂顺序是________。
(2)甲图表示____________分裂________期,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_细胞。
(3)丙图表示____________分裂________期,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有________条染色体。
(4)丁图表示____________分裂____________期。该细胞中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条染色单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 ,乙图是甲图中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
(2)[③]的名称是_________。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能量的细胞器[ ]_________。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 。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 。
(3)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 ,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变化。
(4)[①]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在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该处细胞膜膜_______(填内或外)为负电位。
(5)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________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________,引起肌肉收缩。
(6)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其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把乙酰胆碱受体当作抗原,使________被激活而增殖、分化,产生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导性结合,造成乙酰胆碱不能与乙酰胆碱受体正常结合,导致 信号向 信号转换过程受阻。
(7)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度患者,可采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________发育成T细胞,不能产生淋巴因子,从而抑制________免疫的应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糖尿患者和正常人在摄取葡萄糖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 为正常人的,曲线 为糖尿病患者的。
(2)造成AB段血糖升高生理活动可能是 ______ ,该过程主要发生在小肠中。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 。
(3)在乙的血糖浓度变化中,实现BC段的主要代谢途径 、
、 。能够促进BC过程进行的激素是 ,能够抑制BC过程的激素是 。
(4)曲线CD段表示乙处在饥饿状态时的血糖浓度,此时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代谢途径主要是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右图表示某淋巴细胞,膜外颗粒为抗体,请回答:
(1)该细胞为__________细胞,它是由________分化而来的。
(2)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 ,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抗体从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依次是(用标号) 。抗体的分泌过程说明细胞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并以[ ]_________的形式转变的。
(3)在抗体分泌的过程中要消耗由[ ]_______________提供的能量。
(4)机体免疫系统误将自身的某些细胞成分当作“异己”时,便会导致________病,这类疾病常见的如( )
A.乙肝 | B.流感 |
C.艾滋病 | D.红斑狼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