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5768  45776  45782  45786  45792  45794  45798  45804  45806  45812  45818  45822  45824  45828  45834  45836  45842  45846  45848  45852  45854  45858  45860  45862  45863  45864  45866  45867  45868  45870  45872  45876  45878  45882  45884  45888  45894  45896  45902  45906  45908  45912  45918  45924  45926  45932  45936  45938  45944  45948  45954  45962  170175 

科目: 来源:2013届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请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有关信息,回答动物神经调节相关的问题。

(1) 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只能单向传导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
(2) 德国科学家Mellor的学生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如甲图),从神经元的结构来看,坐骨神经中的神经纤维属于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部分。
(3)刺激强度与兴奋强度有何关系,现有两种假设:
假设1:刺激与兴奋是同时效应,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强兴奋也随之增强,超出该范围,兴奋强度不再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假设2:只有当刺激强度达到一定值时,神经元才开始兴奋,并且兴奋强度不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变化。
①请在上面坐标图中画出上述假设1、假设2相对应的实验结果。
②科学家进行了实验:将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测得一个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如乙图),分析实验结果你认为上述两种假设中符合事实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下图表示人体下丘脑参与调节的部分示意图,研究发现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神经垂体没有激素合成能力,它释放的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的,图中甲、乙、丙表示结构,a~d表示物质,其中物质c与机体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中属于腺垂体的是__________;物质b是_____________;已知物质a是蛋白质类激素,若给动物饲喂含有物质a的食物,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物质c的量将___________。
(2)物质c对下丘脑和甲的活动起_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这种调节机制为________调节。已知激素的作用具有逐级放大的特点,可推测出血液中a、b、c含量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
(3)当人体饮水过少或吃的过咸时,血浆渗透压将_______,导致物质d的分泌量_____。在这神经调节过程中,感受器、神经中枢和效应器均位于________________。
(4)图示中下丘脑与丙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信号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对小麦的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研究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右图1为小麦叶肉细胞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图中X、Y分别代表的物质是                。[H]在②④过程中的作用分别是
                    
(2) 将小麦植株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温度分别保持在5℃、15℃、25℃和35℃下,改变光照强度,测定CO2的吸收速率,得到如图2所示的结果,请据图分析:

①A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             。当光强度大于8时,25 ℃与15℃条件下有机物的合成速率分别为M1 、M2,结果应为M1     M2(填“>”、“<”或“=”)。
②在35 ℃条件下如果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期为1时,植物       (能或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                                                             
③请在图3中绘出5℃~35℃条件下该植物呼吸作用速率的变化曲线(不考虑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中A~E是从几种生物细胞中分离出来的5种细胞器,①~④是从这5种细胞器中分离出来的几种有机物(①④只表示某有机物的局部),a~d是细胞结构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在“[   ]”中填写数字或符号,在“_______”上填写文字):

(1) ①~④中属于多聚体化合物的是[        ],5种细胞器都含有的有机物是[     ] _________。
(2) 具有①结构的物质存在于[          ]中,用无水乙醇提取该物质后,分离它所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能够合成③物质的细胞器有[    ] ,在这些细胞结构中进行的反应分别是[    ]。
(4)不发生a~d四种反应的细胞器是[    ]。
(5)图c所示为_____膜,图d所示为_______膜,两者都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
(6)影响图c和图d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外界因素分别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北京市北师特学校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按分裂过程判断图中标号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 。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形成的细胞是                
(2)细胞①与细胞③相比较,除细胞大小外,图中显示还有哪些明显区别?
(3)通常情况下,该动物的基因A和基因a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中,细胞③正常分裂结束后能产生________种基因型的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北京市北师特学校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两个主要步骤。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的名称为___________   ,乙与丁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方框内表示该过程进行方向的箭头是________。(标“→”或“←”)
(2)图2所示的生理过程是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多肽链的过程,此过程的模板是________(物质名称)。②③④的最终结构是否相同? ________ (是/否)
(3)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以下与图2中结构⑤的化学组成最相似的是________。

A.大肠杆菌B.噬菌体C.染色体D.烟草花叶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四川省古蔺县中学校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选择培养是微生物学中最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之一。主要是指利用不同微生物间生命活动特点的不同,制定环境条件,使仅适应该条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从而使其在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人们能够更容易地从自然界中分离到所需的特定微生物。下图描述了采用富集方法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实验过程。

利用选择培养技术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
(1)(2分)本实验所需培养基按功能分属于____ ___,碳源为_____ ______。
(2)(2分)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分)①→③重复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4分)⑥和⑦属于对照组的是__ ___组,设置对照的目的是________ _____。
(5)(2分)⑤→⑥采用单菌落挑取法,接种到⑥的培养基中,在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应注意的事项是(写出二条以上):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四川省古蔺县中学校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的两例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调查分析
(1)该小组同学利用本校连续4年来全校3262名学生的体检结果对全体学生进行某遗传病发病率调查,结果汇总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回答:

      调查对象
表现型
2004届
2005届
2006届
2007届
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
遗传病
正常
404
398
524
432
436
328
402
298
患病
8
0
13
1
6
0
12
0
该组同学分析上表数据,得出该病遗传具有________ ______________特点。并计算出调查群体中该病发病率为___ ____,根据表中数据判断该遗传病可能是__ ____(常、X染色体;显性、隐性)遗传病。
(2)同时该小组同学针对遗传性斑秃(早秃)开展了调查,他们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人类遗传性斑秃(早秃),患者绝大多数为男性,一般从35岁开始以头顶为中心脱发,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属从性遗传。从性遗传和伴性遗传的表现型都与性别有密切关系,但是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遗方式,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X或Y染色体上,而从性遗传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所以,从性遗传是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
该小组针对遗传性斑秃(早秃)开展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
组别
家庭数
类型
子女情况
父亲
母亲
男性正常
女性正常
男性早秃
女性早秃
1
5
早秃
正常
1
2
2
1
2
2
正常
早秃
0
1
2
0
3
15
正常
正常
8
9
3
0
4
1
早秃
早秃
0
1
1
0
请回答:(相关基因用B、b表示)
①___ ____组家庭的调查数据说明早秃不符合一般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
②请简要说出早秃患者多数为男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4组家庭女儿和儿子的基因型分别是___ __、____ 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四川省古蔺县中学校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某二倍体昆虫的三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三对等位基因(Aa、Bb、Dd)控制。图中甲表示基因组成为AaBbDd的个体细胞分裂某时期图像。乙表示其细胞分裂过程中mRNA的含量(用虚线表示)和每条染色体所含DNA分子数的变化(用实线表示)。请据图回答:

(1)Bb、Dd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为什么?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导致图甲中2、4号染色体上B、b不同的时期及原因可能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甲所示细胞中含有___ ___个染色体组。图中所示分裂时期处于图乙中的_______ _______(填图中字母)阶段。
(4)诱变育种时,诱变剂发挥作用的时期一般处于图乙中的__ _(填图中字母)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四川省古蔺县中学校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植物生理学家对光合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下边是其中的一些实验数据曲线:

(1)甲图中AB段和CD段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分别是                
(2)甲图曲线Ⅲ的最强光合作用需要的最低CO2浓度是      mg/l。图中m点为70Lx光照强度下的CO2饱和点,如果提高光照强度,则m点的位置将向      移动。
(3)乙图中30oC时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C02         mg/h。
(4)乙图中如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的量相比(  )

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比较
(5)下图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乙图中E点相符的一项是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