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6914  46922  46928  46932  46938  46940  46944  46950  46952  46958  46964  46968  46970  46974  46980  46982  46988  46992  46994  46998  47000  47004  47006  47008  47009  47010  47012  47013  47014  47016  47018  47022  47024  47028  47030  47034  47040  47042  47048  47052  47054  47058  47064  47070  47072  47078  47082  47084  47090  47094  47100  47108  170175 

科目: 来源:2011届海南省嘉积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________,尿素含量________。
(2)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吸收的葡萄糖主要通过              作用为细胞提供                 
(3)由(1)可初步判断,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         的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农技员为测定相对密闭的蔬菜大棚内CO2的浓度变化情况,在大棚内安装了CO2测量器;测得夏季某一天内的CO2浓度变化,并将数据绘制成的图形如图I所示;图Ⅱ为某一株植物在夏季晴天的一昼夜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大棚内CO2浓度位于图I 6点时,大棚内的CO2浓度不再增加的原因是   ▲   
(2)假设一天中大棚内的生物的呼吸速率不变,则图I中光合作用速率最大的时间段为
    ▲   
(3)当光照强度适宜且不变,CO2浓度持续下降,叶肉细胞光反应产生氧气的量会   ▲   
(4)从图II中可知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   ▲   ,其中ce段植物光合作用速率   ▲   (等于、大于、小于)植物呼吸作用速率。
(5)图I中12时温室中的CO2浓度有所上升,与图Ⅱ中   ▲   段有关。
(6)如用模拟细胞溶胶成分的溶液分别培养离体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控制光和氧气,如下图所示。

其中A、C示线粒体,B、D示叶绿体;A、B有光照但不供氧气,C、D有氧气但在黑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pH最高和最低的依次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图1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4是图1中部分结构的放大,据图回答。([   ]内填图中标号,        上填适当内容的文字。)(16分)

(1)图1中的结构1—13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
(2)[    ]     ▲        中有许多酶是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
(3)被称为细胞中的“动力车间”的是[    ]     ▲          。
(4)图1中可能含有色素的结构是[    ]     ▲          。
(5)图2、3、4所示在结构上的主要共同点是         ▲         
图2所示结构产生的二氧化碳从产生部位扩散到相邻细胞中被用于光合作用,至少需要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有    ▲      层。
(6)结构15与[  ]             ▲       的形成有关。
(7)细胞中最大的细胞器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A、B表示细胞
膜的两侧。请回答问题:

(1)图中1 表示         ▲         
(2)人体器官移植时,植入的器官常常被排斥,引起这种反应与图中 [ ]    ▲     具有识别功能有关。
(3)线粒体双层膜的结构及化学成分与细胞膜类似,但在线粒体内膜上,图中3的含量远远高于细胞膜,因为线粒体是细胞      ▲  的主要场所,完成这一过程需要膜上的多种   ▲  的参与。
(4)若该图表示为人的红细胞膜,则与血浆接触的一侧为   ▲   (A/B)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对于生物体而言,蛋白质的“生老病死”至关重要。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研究发现:一种被称为泛素的多肽在需要能量的蛋白质降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泛素激活酶E1将泛素分子激活,然后由E1将泛素交给泛素结合酶E2,最后在泛素连接酶E3的指引下将泛素转移到靶蛋白上。这一过程不断重复,靶蛋白就被绑上一批泛素分子。被泛素标记的靶蛋白很快被送往细胞内一种称为蛋白质酶体的结构中进行降解。整个过程可表示如下图解。请分析回答。

⑴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重要功能。其基本单位可以用通式  ▲     来表示。依上述材料可推测出蛋白质的一项具体功能是               ▲              
⑵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过程中所需能量直接来自  ▲       物质。
⑶蛋白酶体所含的酶最可能是          ▲              
⑷细胞内E1、E2、E3在蛋白质降解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从分子水平上分析,其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广东省惠能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胰岛素是调节机体血糖的激素之一,当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时动物会出现惊厥、昏迷现象(低血糖晚期症状)。现有如下材料,请设计实验说明当动物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时,静脉注射葡萄糖水溶液可缓解症状。
材料用具:身体状况相同的健康小白鼠数只、2mL注射器、50%葡萄糖水溶液(每次用量0.01mL/g)、用酸性生理盐水配成一定浓度的胰岛素溶液、生理盐水。
(1)实验步骤:(每空2分)
①获取实验材料并分组:取                分成甲、乙两组,同时注射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当_______________时,进入以下步骤。
②实验组:甲组小鼠及时从静脉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照组:乙组小鼠同时注射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培养观察: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培养,观察小白鼠情况。
(2)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__。(3分)
(4) 胰岛素含量过高引起惊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广东省惠能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人体内的浆细胞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是由B细胞经抗原刺激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由该细胞参与的特异性免疫称为_____________免疫。多数情况下,抗原与该细胞产生的__________(物质)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变化,如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这种物质的合成场所是图中细胞的[ ] _______。对该物质加工和进一步加工、修饰的场所是[ ] _______和[ ] _______,提供能量的细胞器是[ ] _______。
(2)抗原初次侵入机体,抗原需经_________处理,大多数抗原经__________呈递给__________细胞,少数抗原直接刺激__________细胞。
(3)抗原初次侵入机体时,该细胞由__________增殖、分化产生;当同一种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该细胞主要由__________增殖、分化产生;抗原第二次侵入机体时,该细胞的产生速度比初次侵入时_____,产生量比初次侵入时____
(4)该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对寄生在寄主细胞内的抗原不能发挥免疫作用。消灭该类病原体需经            免疫,即_____ _____与被抗原入侵的寄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病原体失去寄生的基础,因而被吞噬消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广东省惠能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地中海果蝇是一种危害多种蔬菜和水果的有害昆虫,其适应性极强,繁殖速度惊人,幼虫很小,钻进植物叶表皮及果实内,蚕食叶肉和果肉,使经济作物深受其害。它的成虫也不大,仅几毫米,飞行能力并不强,但却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蔓延
到许多国家和地区,给当地农业带来灭顶之灾,请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地中海果蝇侵入一个新地区刚开始的种群增长曲线为上图的       曲线,呈现该曲线增长的原因是                     (2分),另一曲线属于     型曲线,呈现该曲线增长的原因是                     (2分 )           。
(2)b曲线的A点称     ,此点会随环境的改变而         (改变或不变)。此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鱼类的捕捞,应在曲线     点进行捕捞最好,因为此点中( )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B.种群增长率最大
C.种群数量最大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3)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                  (2分)
(4)直接影响种群兴衰的两对种群特征是                      
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种群特征是                      
(5)地中海果蝇的幼虫与经济作物的种间关系属于         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广东省惠能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填标号)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2分)
(3)在一些病理条件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请举出由于病理引起③增多的两个实例                            (4分)
(4)正常人②内的pH通常维持在              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         物质,其中最主要的是                   。(2分)
(5)①中的酶促反应进行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广东省惠能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测试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的N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序列中G—C对转换成A—T对。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EMS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通常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处理后发现一株某种性状变异的水稻,其自交后代中出现两种表现型,说明这种变异为                 突变。
(2)用EMS浸泡种子是为了提高                  ,某一性状出现多种变异类型,说明变异具有                    
(3)EMS诱导水稻细胞的DNA发生变化,而染色体的                 均不变。
(4)经EMS诱变处理后表现型优良的水稻植株也可能携带有害基因,为了确定是否携带有害基因,除基因工程方法外,还可以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5)诱变选育出的变异水稻植株还可通过PCR方法进行检测,通常该植株根、茎和叶都可作为检测材料,这是因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