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之专题十六 实验与探究 题型:综合题
(18分)
I.(8分)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与D点相比,B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因素是_________,C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2)实验结果表明,在________的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除本实验所涉及的因素外,从增加光合面积的角度考虑,采取_________措施能提高玉米的光能利用率。
II.(10分)面对去冬今春我国西南部分地区严重旱情,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摩西球囊霉素可以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体,能提高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活性氧的清除能力,增强抗旱性。请完成实验设计,探究接种摩西球囊霉素是否具有提高紫花苜蓿(牧草)的抗旱能力。
材料用具:紫花苜蓿幼苗,摩西球囊霉菌菌种,栽培土(经灭菌处理的田园土与河沙混合,体积比9:1),大小一致的花盆……
方法步骤:(1)每个花盆中放置栽培土3kg,并将花盆平均分成A、B两组。
(2)A组各花盆中__________,B组各花盆中_________。
(3)将等数量的幼苗移栽于各花盆中,置于_________条件下培养。
(4)6周后,________处理10d,每天观察、记录并统计________。
结果预测与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之专题十五 现代生物科技 题型:综合题
(18分)[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请回答胚胎工程和基因工程方面的问题:
(1)应用胚胎工程技术可以培育出“试管牛”。试管牛的培育需经过体外受精、____、_____以及在母体中发育和产出等过程。
(2)在“试管牛”的培育过程中,要使精子和卵母细胞在体外成功结合,需要对精子进行处理,使其_____。另外,培养的卵母细胞需要发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时期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次级卵母细胞和_____。
(3)通常奶牛每次排出一枚卵母细胞,采用激素处理可使其一次排出多枚卵母细胞,常使用的激素是_________。
(4)利用基因工程可以获得转基因牛,从而改良奶牛的某些性状。基因工程的四个基本操作步骤是_______、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_______和_______。若要获得的转基因牛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人干扰素,则所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必须包括:某种牛乳腺分泌蛋白基因及其启动子、____、____、____和复制原点等。将该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显微注射法、农杆菌转化法),为获得能大量产生人干扰素的转基因牛,该基因表达载体应导入的受体细胞是_____(受精卵、乳腺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之专题九 植物的激素调节 题型:综合题
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2。
请分析并回答:
(1)生长素为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 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 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货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①增加溶液中的 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 。
(3)生长素类似物A溶解于 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图2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 mm。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
(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 mg/L的结果葙比。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 。
(5)图2中,浓度为0.1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 (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舍弃 B.修改 C.如实填写
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之专题十五 现代生物科技 题型:综合题
【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来源:学科网ZXXK]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1)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2)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外,还需要提供____气体以维持____。
(3)图中过程A称为_____,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_____。
(4)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的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____;获得转基因母牛后,如果_____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之专题十五 现代生物科技 题型:综合题
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体内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一种糖蛋白,可用于治逆子疗肾衰性贪血等疾病。由于天然EPO来源极为有限,目前临订、床上使用的红细胞生成素主要来自于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重组人红细胸生成素(rhEPO),其简要生产流程如右图。
请回答:
(1)图中①所指的是 技术。
(2)图中②所指的物质是 ,③所指的物质是 。
(3)培养重组CHO细胞时,为便于清除代谢产物,防止细胞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应定其更换 。
(4)检测rhEPO的体个活性需要抗rhEPO的单克隆抗体。分泌该单克隆抗体的 细胞,可由rhEPO免疫过的小鼠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癌细胞融合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之专题十五 现代生物科技 题型:综合题
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圈l、圈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图1所示的质粒分子经SmaⅠ切割前后,分别含有 ▲ 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2)若对图中质粒进行改造,插入的SmaⅠ酶切位点越多,质粒的热稳定性越 ▲ 。
(3)用图中的质粒和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rnaⅠ切割,原因是 ▲ 。
(4)与只使用EcoR I相比较,使用BamHⅠ和HindⅢ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 ▲ 。
(5)为了获取重组质粒,将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片段混合,并加入 ▲ 酶。
(6)重组质粒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为了 ▲ 。[来源:学科网ZXXK]
(7)为了从cDNA文库中分离获取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将重组质粒导入丧失吸收蔗糖能力的大肠杆菌突变体,然后在 ▲ 的培养基中培养,以完成目的基因表达的初步检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之专题八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题型:综合题
(12分)某地区从1964年开始使用杀虫剂杀灭蚊子幼虫,至1967年中期停用。下图是五年间蚊子幼虫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R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S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据图回答:
(1)R基因的出现是________的结果。
(2)在RR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和1%,此时R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
(3)1969年中期RR基因型几近消失,表明在__________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________.
(4)该地区从此不再使用杀虫剂,预测未来种群中,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之专题十五 现代生物科技 题型:综合题
(7分,每空1分)下图是培育表达人乳铁蛋白的乳腺生物反应器的技术路线。图中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BamHⅠ、HindⅢ、SmaⅠ直线所示为三种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据图回答:
(1)图中将人乳铁蛋白基因插入载体,需用________限制酶同时酶切载体和人乳铁蛋白基因。筛选含有重组载体的大肠杆菌首先需要在含________的培养基上进行。
(2)能使人乳铁蛋白基因在乳腺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调控序列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ampR B.启动子 C.终止子 D.复制原点
(3)过程①可采用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 _(填字母代号)。
A.农杆菌转化 B.显微注射 C.大肠杆菌转化 D.细胞融合
(4)过程②采用的生物技术是____ ____。
(5)对早期胚胎进行切割,经过程②可获得多个新个体。这利用了细胞的______ __性。
(6)为检测人乳铁蛋白是否成功表达,可采用_____ ___(填字母代号)技术。
A.核酸分子杂交 B.基因序列分析 C.PCR D.抗原—抗体杂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之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 题型:综合题
(16分)
科学家以大肝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了DNA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
组别 | 1组 | 2组 | 3组 | 4组 | |
培养液中唯一氮源 | 14NH4Cl | 15NH4Cl | 14NH4Cl | 14NH4Cl | |
繁殖代数 | 多代 | 多代 | 一代 | 两代 | |
培养产物 | A | B | B的子Ⅰ代 | B的子Ⅱ代 | |
操作 | 提取DNA并离心 | ||||
离心结果 | 仅为轻带(14N/14N) | 仅为重带(15N/15N) | 仅为中带 (15N/14N) | 1/2轻带 (14N/14N) 1/2中带 (15N/14N)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之专题十五 现代生物科技 题型:综合题
[生物——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请回答:
(1)植物微型繁殖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范畴。该技术可以保持品种的 ,繁殖种苗的速度 。离体的叶肉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说明该叶肉细胞具有该植物的全部 。
(2)把试管苗转接到新的培养基上时,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其原因是避免 的污染。
(3)微型繁殖过程中,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单独使用可诱导试管苗 ,而与 配比适宜时可促进芽的增殖。若要抑制试管苗的生长,促使愈伤组织产生和生长,需要使用的生长调节剂是 (脱落酸、2,4-D)。
(4)将某植物试管苗培养在含不同浓度蔗糖的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单株鲜重和光合作用强度变化如图。据图分析,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是 ,单株鲜重的变化趋势是 。据图判断,培养基中不含蔗糖时,试管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 (能、不能)满足自身最佳生长需要。
(5)据图推测,若要在诱导试管苗生根的过程中提高其光合作用能力,应 (降低、增加)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以便提高试管苗的自养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