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年河南省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 题型:综合题
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用土壤农杆菌中的Ti质粒作为运载体,把目的基因重组导入Ti 质粒上的T-DNA片段中,再将重组的T-DNA插入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中。
(1)基因工程是指在体外通过人工____和“拼接”等方法,对生物的基因进行____和重新组合,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并使重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产生人类所需的基因产物的技术。该技术又称为________。
(2)科学家在进行上述基因操作时,要用同一种____分别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质粒和目的基因的黏性末端就可通过________原则而黏合。
(3)将携带抗除草剂基因的重组Ti质粒导入二倍体油菜细胞,经培养、筛选获得一株有抗除草剂特性的转基因植株。经分析,该植株含有一个携带目的基因的T-DNA片段,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杂合子。理论上,在该转基因植株自交F1代中,仍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的植株占总数的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种植上述转基因油菜,它所携带的目的基因可以通过花粉传递给近缘物种,造成“基因污染”。如果把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DNA中,就可以避免“基因污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二第二学期阶段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题型:综合题
(8分)如图是水稻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编号___________所示结构。
(2)蛋白质的合成、运输、加工分泌依次在编号________________所示结构中进行。如将该细胞置于30%蔗糖中,细胞将会发生_________现象。
(3)在无氧情况下,此细胞结构6中葡萄糖无氧分解产生______________。
(4)图中能够自我复制的细胞器有[ ]________、[ ]_________。
(5)写出3结构合成有机物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二第二学期阶段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题型:综合题
(11分)下面左图为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右图为实验测得的小麦在不同波长光照下光合速率的变化和小麦植株中叶绿素a对不同波长光线的相对吸收量,请根据图分析并回答:
(1)光合作用过程括2、3两个阶段,阶段3发生的场所是 。
(2)[ ] 接受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将能量最后储存在[ ]__________分子中。
(3)绿叶将从外界吸收来的CO2与[ ] 结合形成[ ] 的过程叫做[ ] 。
(4)若物质4用18O标记,则18O在光合作用的最终产物_____________中检测到。
(5)从右图中可看出叶绿素a主要吸收 光。
(6)在波长450nm光照下的产糖速率比在波长700nm光照下的 ;在波长425nm 光照下的氧气释放速率比在波长650nm 光照下的。
(7)在波长750nm到800nm光照下的光合速率为零,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二第二学期阶段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题型:综合题
(8分)下图是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示意图。表示载体蛋白,表示物质分子,请看图回答:
(1)上图中属于被动运输方式中的自由扩散方式的是图 ,属于被动运输方式中的协助扩散方式的是图 ,属于主动运输方式的是图 。
(2)①和②两种运输方式的相同之处是 。
①和③两种运输方式的区别是 ,
。
(3)海带细胞中碘浓度比海水中碘浓度高,但海带仍从海水中摄取碘,这种运输方式是图 ,这种运输方式同时还需要消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吉林一中高三冲刺(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22分)Ⅰ、(14分)右图是神经系统的部分结构和胰岛细胞联系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中填序号,“ ”上填内容):
(1)饭后血糖浓度的升高会刺激下丘脑某一区域产生兴奋,兴奋部位的膜电位是 。兴奋传递到突触小体,使[ ] 向突触间隙释放 ,促使胰岛细胞合成和分泌 。
(2)与胰岛细胞中该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相关的具膜细胞器除了线粒体依次是[ ] 和[ ] 。该激素从产生部位到起作用的部位所经过的内环境依次是[ ]→[ ]→靶细胞周围的组织液。
(3)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②能产生调节水平衡的激素
③可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④有体温调节中枢
⑤具有感受渗透压变化的感受器⑥有渴觉中枢
(4)⑧中的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这属于 免疫;人体主要通过 免疫清除进入到体内的细菌外毒素。⑧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是由 细胞分裂产生。
Ⅱ、(8分)产前诊断是优生的主要措施之一,检查羊水和羊水中的胎儿脱落细胞,能反映胎儿的病理情况。羊水检查过程包括细胞培养、生化分析、基因分析、染色体分析等。甲图是羊水检查的主要过程,请据图回答:
(1)在羊水细胞培养时,通常在合成培养基中加入适量 以补充合成培养基中缺乏的物质,同时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下进行无菌培养。
(2)在染色体分析时,通常选用处于 (时期)的细胞,主要观察染色体的 ;在生化分析时,可以用DNA分子探针进行基因诊断,其原理是 。
(3)乙图是患甲病(基因A、)和乙病(基因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假设II3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为 遗传病。若III9与III12结婚,生育的子女患病的概率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吉林一中高三冲刺(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20分)分析回答下列代谢与调节的相关问题:
Ⅰ、(11分)下图表示在25℃时,A、B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C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
(2)比较A、B植物呼吸作用,其中呼吸作用较强的是 植物。当二氧化碳净吸收为0时,植物细胞中可以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
(3)当光照强度在达到Z点之前,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 。如B是C4植物,其完成光合作用的细胞依次是 。
(4)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不包括X、Y),假设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A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 (减少或增加)。
(5)对B植物而言,假如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平均光照强度在 klux以上才能使CO2的吸收量超过CO2的释放量。
(6)若已知A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若将温度提高到30℃(其它条件不变),理论上图中P、M的位置如何变化? 。
(7)某同学想探究温度对A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则应选择图中M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 ,观察测量因变量的指标是 。
Ⅱ、(9分)给动物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后最终导致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对此问题的解释有两种观点:
①促甲状腺激素直接对下丘脑进行的反馈调节;
②通过促进 对下丘脑进行的反馈调节。
这两种观点是否成立?为此,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以下的实验进行探究。
(一)材料用具:实验动物、可能用到的试剂、药品、手术器械、测量仪等。
(二)实验思路:
(1)将实验动物平均分为A、B两组;A为实验组,B为对照组。并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
(2)用手术器械将A组动物的 器官切除,B组做切除手术,但不摘除此器官。
(3)对A、B两组动物注射 。
(4)一段时间后,再测量A、B两组动物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
(三)实验结果及结论(支持的观点):
(1)若A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不减少(或增加),B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则 ;
(2)若A组和B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的量相等,则 ;
(3)若A组和B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的量不相等,且B组减少得要多,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西省鹰潭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 题型:综合题
(12分)为了探究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知识准备: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是合成、贮存、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器官。
材料用具:略。
方法步骤:第一步:取健康雄兔15只,将注射部位消毒后,分别给每只兔注射适量的放射
性碘溶液。
第二步;每隔一定时间用放射性测量仪分别测定每只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
平均值。
第三步:3天后,将15只实验兔随机均分为A、B、C三组。
第四步:向A组注射一定量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溶液,向B组注射等量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向C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第五步:每隔一定时间,分别测定三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回答下列问题:
(1)改正上述实验方法第一步中的两处不妥当之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选用三组而不用三只兔子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3)若分别用A、B、C三条曲线代表A、B、C三组兔子的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则预计 A、B、C三组兔子的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应如下图中的___。
(4)若给C组的另一只兔子注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抑制剂,则该只兔子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变化依次是_____和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西省鹰潭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 题型:综合题
(7分)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选用了两种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的原生动物进行以下实验:各取10个原生动物A和B,以同一种杆菌为饲料,分别放在相同容积的容器中单独培养,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表:(单位:个)
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原生动物A单独培养6天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生态学上称此数量为_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单独培养时,A、B种群增长都属于___型增长。
(3)如果将A、B放在同一个容器中混合培养,能够生存下来的是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但达到稳定状态时,种群数量比单独培养时要____。
(4)有人提出一种观点:混合培养时,生存下来的生物产生了杀死另一种生物的物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以证明其观点是否正确,你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西省鹰潭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 题型:综合题
(6分,每空1分)下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时,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
(2)图2中的①表示_____,①中物质的释放使④_____发生电位变化。
(3)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_____。取指血化验,针刺破手指时手指并未缩回,说明缩手反射受大脑皮层_____的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西省鹰潭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 题型:综合题
(11分)根据下面的碳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从微观上看,过程③主要是在细胞内_____进行的。
(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①是_____;碳主要以_____的形式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
(3)参与过程④的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它们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共同构成了_____。
(4)太阳光能照射到地球表面后,大部分被吸收并通过各种方式转化为热量,热量最后以_____形式再辐射;太阳光能在植物体内的转换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碳循环的进行伴随着能量流动;但由于生物体不能在代谢中利用_____,因而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6)从上图可知,减少温室效应的最关键的措施是:
第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