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哈九中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问题:
(1)小家鼠的正常尾与弯曲尾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A、a),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B、b)。现有10只基因型相同的灰身弯曲尾雌鼠和10只基因型相同的灰身弯曲雄鼠分别交配得到后代的类型和数量综合统计如下表:
| 灰身弯曲尾 | 灰身正常尾 | 黑身弯曲尾 | 黑身正常尾 |
雄鼠 | 76 | 74 | 24 | 26 |
雌鼠 | 149 | 0 | 51 | 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届湖南省湘潭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小鼠基因敲除技术2007年获诺贝尔奖。80年代初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的成功奠定了基因敲除的技术基础,87年Thompsson首次建立了完整的ESC基因敲除技术的模型,此后几年中基因敲除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其技术路线如下。
①胚胎干细胞的获得;
②构建重组基因表达载体;
③用一定方法把重组DNA转入受体细胞内;
④用一定培养基筛选已击中的细胞;
⑤将击中的细胞转入胚胎,通过胚胎移植使其生长为转基因动物,然后对该动物进行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异源抗体用于人体容易发生排异反应,若将动物抗体分子基因敲除,代之以人的抗体分子基因,那么人源抗体的产生将迎刃而解。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构建重组载体过程中,为使导人的目的基因能完成表达,需要在目的基因的首端和尾端各插入 ;
(2)上述过程中所需的胚胎通常通过供体获得,再将处理过的胚胎移植到受体内培养,则胚胎移植前要对供体和受体进行 处理,若想培养出多个性状表现一致的个体,可通过 技术;
(3)应用基因敲除技术可让动物生产人源抗体,通常可将从动物体内提取的细胞的抗体分子基因敲除,代之以人的抗体分子基因,然后将该细胞通过细胞融合技术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再通过 、 等过程筛选出能产生人源抗体的细胞群,再在培养液或小鼠腹腔进行培养,从而获得所需抗体;
(4)用培养基筛选重组载体是否已击中细胞,方法之一是启动子缺失筛选法:原理是在重组载体的目的片段中插入一个启动子缺失的正向选择基因,同时目的基因片段也不包含该基因的启动子序列。若基因载体和细胞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则正向选择基因可以在靶位点基因启动子的作用下得以表达,使阳性细胞具有G418抗性(G418是一种细胞毒性药物,对细胞有抑制或杀伤作用),从而从培养基中得到所需要的阳性克隆细胞,根据上述原理筛选导入成功的细胞的基本方法或过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四校联考一模(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下图示牛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请据图回答:
(1)图中a、b、c过程分别是 、 、 。
c过程的实质是 。
(2)胚胎移植可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为了提高胚胎的利用率,常采用的方法是 ,处理的时期是 。
(3)胚胎移植是胚胎工程其他技术的最后一道“工序”。除题中所述外, 、
等技术获得的胚胎也必须移植人受体才能获得后代。
(4)当今的生物技术是综合技术,有些生物技术离不开胚胎移植,在应用于我们人类时,引发了伦理争论,请举出与些有关的两项生物技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四校联考一模(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发酵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分别利用了酵母菌和 两种微生物的发酵原理。后者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 。
(2)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 过程中要关闭。否则发酵液就可能变酸,请写出其反应式 ;而排气口在该过程中应开放,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 。
(3)影响上述微生物发酵的主要因素有 (两项即可),果汁发酵后,是事有酒精产生,可以用 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呈现 色证明有酒精产生。
(4)在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在不同时间内对发酵液样品进行检测,发现发酵液的pH一直下降,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四校联考一模(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9分)家兔有三种体色:白色、灰色和黑色,假设其生化反应的原理如图所示。且基因A控制合成酶1,基因B控制合成酶2,基因b控制合成酶3。基因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无酶活性,基因a纯合后,物质甲在体内过多积累,表现为黑色;丙物质积累表现为灰色;丁物质各界表现为白色;若控制家兔体色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灰毛兔的基因型可能是 。
(2)两只灰毛兔交配后,后代只有灰色和黑色,且比例为3:1,则亲本基因型组合为AaBb× ,若让的代中灰兔随机交配,其子代出现灰毛兔的概率 。
(3)AaBb×AaBb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四校联考一模(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8分)下图甲表示小麦种子在不同氧气浓度下的氧气吸收和无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图乙表示等量的A、B两份小麦种子分别置于两个容积相同、密封的广口瓶内,各加入适量(等量)的水,在不同温度下瓶内O2含量变化。请回答:
(1)甲图中 曲线表示无氧呼吸过程中二习化碳的释放量,氧浓度为d时种子的呼吸方式是 。若P代表的呼吸方式在氧浓度为b时消耗了Amol的葡萄糖,则Q代表的呼吸方式在氧浓度为b时消耗的葡萄糖为 。
(2)乙图在t1~t2期间,瓶内O2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的 引起的,如果A种子是放在条件下,则B种子所处的温度 (高于、低于、等于)15°C。在0~t1期间,广口瓶内的CO2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 。
(3)为了做到种子安全贮藏,抑制其呼吸作用,应控制的条件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四校联考一模(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12分)某校学生在调查一块大麦田生态系统的成分时,发现麦田中长有许多狗尾巴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鸟和鼠类等动物活动,并研究了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1)大麦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 ,其中生产者有 。
(2)大麦快成熟时,农民会在麦田竖几个“稻草人”以驱赶鸟,这是利用了 信息,这种控制鸟害的方式属于 。
(3)若某种食草昆虫只摄食大麦和狗尾草且比例是4:1,则仅以该昆虫为食的青蛙增加1克体重,至少需要消耗大麦 克。
(4)某些植物根能自然分泌一些化学物质用于抑制别种植物在其周围生长,称为他感作用。同学们为了验证大麦对狗尾草有他感作用,他们用完全培养液(甲)、已培养过大麦的培养液(乙)做了以下实验:
第一步:把长势相同的狗尾草幼苗分别分为A、B两组,每组各20株。
第二步:A组用甲液培养,B组用乙液培养,光照、温度等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观察
结果:B组狗尾草的生长情况明显不如A组。
由此得出结论:大麦的根部能分泌化学物质抑制狗尾草的生长,具有他感作用。
老师认为不足以得出此结论,①请你说明理由: 。
②请简要写出改进方案: 。
③写出两项具体的检测指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四校联考一模(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10分)材料一:某小组同学在探究IAA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单位:mg/mL)时得到的预实验结果:
![]() ![]() 生根 天数 数 | 0 | 0.4 | 0.8 | 1.2 | 1.6 | 2.0 | 2.4 |
1 | 0 | 1 | 2 | 2 | 0 | 0 | 0 |
2 | 0 | 3 | 5 | 4 | 1 | 0 | 0 |
3 | 0 | 5 | 10 | 6 | 2 | 0 | 0 |
4 | 0 | 6 | 12 | 8 | 3 | 0 | 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哈九中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在人群中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已知无耳垂属于隐性性状,有耳垂属于显性性状。光明中学的生物学研究小组计划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调查上海市50个家庭的父母与子女间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假设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
(1)如果你是该小组中的一员,请你确定本次研究活动的主要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设计一个表格,用于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并给表格起一个标题。(在下面的方框内设计表格,注意确定需要统计的内容或项目)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计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哈九中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分析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有关序号或字母代表的含义:
① ;
② ;
C. ;
D. 。
(2)图中A的分泌量的多少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信息分子的调节。
(3)营养不良常会导致机体组织水肿、免疫力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