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7462  47470  47476  47480  47486  47488  47492  47498  47500  47506  47512  47516  47518  47522  47528  47530  47536  47540  47542  47546  47548  47552  47554  47556  47557  47558  47560  47561  47562  47564  47566  47570  47572  47576  47578  47582  47588  47590  47596  47600  47602  47606  47612  47618  47620  47626  47630  47632  47638  47642  47648  47656  170175 

科目: 来源:哈三中2009-2010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生物)试题 题型:综合题

完成概念图:填出6个字母代表的含义
A                 B                 C                 
D                 E                 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岳阳市一中2010届高三第四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综合题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某植株的一个体细胞正在进行分裂如图①,此细胞的下一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2分)
(2)假设某高等雄性动物睾丸里的一个细胞分裂如图②,其基因A、a、B、b分布如图,此细胞产生基因组成为AB的精子概率是     。(2分)
(3)图③是某高等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它的名称是         ,在分裂形成此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可形成   个四分体。
(4)图②对应于图④中的    段,图③对应于图④中的    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上海高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11分)桦尺蛾是一种栖息在密林中、白天停歇在树干上的昆虫,一般为浅色,它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躲避鸟类天敌。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蛾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为证实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因环境不同,进行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方案。
(1)假设:                                                            
(2)实验步骤:
1)选择工业污染区A和      地区B;
2)收集桦尺蛾,并在翅下用有色颜料分别标记黑色蛾若干;
3)                                               
4)一段时间后用诱蛾灯诱捕,记录、统计结果。
(3)实验结果:如表1。根据表内数据在右下空白处绘制A、B两地区不同体色蛾回收率的柱形图。
表1 桦尺蛾释放数和回收数

地区
项 目
浅色蛾
黑色蛾
工业污
染区A
释放数
400
500
回收数
52
150
B
释放数
500
600
回收数
60
30
(4)结论:                                                    
(5)分析与评论:
1)人们观察到工业污染导致树皮变黑,从这个角度解释上述实验结果                                             
2)已知桦尺蛾的体色有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进一步探究桦尺蛾的黑色与浅色的显隐性关系,有人将一对黑色蛾与浅色蛾杂交,F1 中黑色蛾与浅色蛾的数量比为1 :1。请利用F1 的饿,在此基础上设计遗传试验完成探究。
①试验步骤:                                                  
②结果与分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上海高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12分)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

(1)图1是人类性染色体的差别部分和同源部分的模式图。有一种遗传病,仅有父亲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该致病基因位于图中的                  部分。
(2)图2是某家族系谱图。
1)甲病属于                遗传病。
2)从理论上讲,Ⅱ-2和Ⅱ-3的女儿都患乙病,儿子患乙病的几率是1/2。由此可见,乙病属于                    遗传病。
3)若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     
4)该家系所在地区的人群中,每50个正常人中有1个甲病基因携带者,Ⅱ-4与该地区一个表现正常的女孩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患甲病男孩的几率是         
(3)研究表明,人的ABO血型不仅由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IA、IB、i基因决定,还与位于第19号染色体上的H、h基因有关。在人体内,前体物质在H基因的作用下形成H物质,而hh的人不能把前体物质转变成H的物质。H物质在I基因的作用下,形成凝集原A;H物质在IB基因的作用下形成凝集原B;而ii  的人不能转变H物质。其原理如图3所示。

1)根据上述原理,具有凝集原B的人应具有      基因和       基因。
2)某家系的系谱图和如图4所示。Ⅱ-2的基因型为hhIBi,那么Ⅲ-2的基因型是    
3)一对基因型为HhIAi的夫妇,生血型为O型血的孩子的几率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上海高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9分)氯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原因不易降解,会污染环境。某研究小组依照下列实验方案(图1)筛选出能高效降解氯苯的微生物SP1菌,培养基配方如表1.

(1)配制Ⅱ号固体培养基时,除添加Ⅱ号液体培养基成分外,还应添加1%的____________。
(2)培养基配制时,灭菌与调PH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
(3)从用途上来说,Ⅰ号培养基和Ⅱ号培养基分别属于____________培养基和____________培养基。在Ⅱ号培养基中,为SP1菌提供氮源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4)在营养缺乏或环境恶劣时,SP1的菌体会变成一个圆形的休眠体,这种休眠体被称为
____________。
(5)将SP1菌接种在含不同浓度氯苯的Ⅲ号培养液中培养,得到生长曲线(如图2)。从图2可知SP1菌在____________培养条件下最早停止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上海高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10分)回答下列有关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问题。
(1)图1中分子Z的名称是________。
(2)Z物质的形成过程是:光能活化位于______上的____________分子,释放出______,并经最终传递最终生成Z.

(3)在暗反应中,CO2必须与RuBP(五碳化合物)结合,这是CO2被固定的第一步,RuBP可循环使用,使光合作用不断进行,但O2也可与RuBP结合,生成三碳化合物和一个二氧化碳,此二碳化合物不参与光合作用,图2为不同O2浓度下叶表面温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2,该植物在25℃、适宜光照、1.5%与21%的O2浓度下,每小时单位叶面积积累的葡萄糖的差值是_____mg。(相对分子质量:CO2—44,葡萄糖—180.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结合暗反应的过程,解释不同氧浓度下葡萄糖积累量产生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说明不同叶表面温度、不同氧浓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上海高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9分)人体细胞内含有抑制癌症发生的P53基因,生物技术可对此类基因的变化进行检测。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通常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2)上图表示从正常人和患者体内获取的P53基因的部分区域。与正常人相比,患者在该区域的碱基会发生改变,在上图中用方框圈出发生改编的碱基对,这种变异被称为________。
(3)已知限制酶E识别序列为CCGG,若用限制酶E分别完全切割正常人和患者的P53基因部分区域(见上图),那么正常人的会被切成________个片段,而患者的则被切割成长度为________对碱基和________对碱基的两种片段。
(4)如果某人的P53基因部分区域经限制酶E完全切割后,共出现170、220、290和460碱基对的四种片段,那么该人的基因型是________(以P+表示正常基因,Pn表示异常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上海高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8分)回答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问题。
(1)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植物材料称为________。
(2)组织培养中的细胞,从分化状态转变为未分化状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
(3)在再分化阶段所用的培养基中,含有植物激素X和植物激素Y,逐渐改变培养基中这两种植物激素的浓度比,未分化细胞群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据图指出两种激素的不同浓度比与形成芽、根、愈伤组织的关系:
1)当植物激素X与植物激素Y的浓度比等于1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植物激素Y是生长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则植物激素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5)生产上用试管苗保留植物的优良性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上海高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图1表示下丘脑参与的部分调节过程,A~D代表激素,①~④表示过程。据图回答。

(1)下丘脑在维持人体水和电解质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图1中激素A的名称是______。
(2)饥饿状态下,导致血糖升高的神经调节过程是:低血糖刺激下丘脑,一方面引起____________的反射性兴奋,并由神经调节肝脏的代谢;另一方面经由__________,促进____________和胰岛α细胞分泌激素B和C,以协同升血糖。
(3)给成年的肥胖者和非肥胖者一次性口服足量的浓葡萄糖溶液后,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结果如图2。

1)开始时的30min内,血糖上升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小肠腔中的葡萄糖通过_______方式被吸收入血液。30 min后,在较高浓度____________的调节下,肝细胞内的反应过程____________(填图1中的数字序号)显著加强,使血糖恢复正常。
2)图2表明口服葡萄糖后,肥胖者与非肥胖者在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分泌量两方面的差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事实说明肥胖者胰岛素调节血糖的效率低,肥胖是导致_________的危险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上海高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图1表示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______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_。
(3)该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_____。
(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

1)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______________加剧。
2)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2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5)从生物的多样性角度分析,图2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___________多样性;若从分子水平检测这种多样性,可采用的简便技术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