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效滚动冲击系列训练:命题热点1(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血栓主要由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等物质组成。纳豆激酶(NK)是一种在纳豆发酵过程中由纳豆菌产生的蛋白酶,它不但能直接作用于纤维蛋白(A过程),还能间接激活体内纤溶酶原(B过程)。如图是有关纳豆激酶溶栓机理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NK直接水解作用:给定纤维蛋白平板,将______________滴加其上,若出现相应的溶解圈,则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K的间接作用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活体内纤溶酶原,增加纤溶酶的量和作用,溶解血栓。
(3)请根据下列给出的实验材料,比较NK与内源性纤溶酶的溶栓效果,并补全表格空白位置上的相应内容。供选实验材料:NK溶液、内源性纤溶酶溶液、纤维蛋白块、蛋清溶液、缓冲液、双缩脲试剂、量筒、试管和秒表。实验步骤:(“+”表示添加,“-”表示未添加)
| 加入物质的成分 | 试管1 | 试管2 |
1 | A____________ | + | + |
2 | 缓冲液 | + | + |
3 | 纳豆激酶(NK)溶液 | + | - |
4 | B____________ | - | + |
①表格中A处添加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B处添加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的鉴定所用的观察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效滚动冲击系列训练:命题热点1(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苎麻俗称“中国草”,大竹县被誉为“中国苎麻之乡”。苎麻纤维所制的纺织品具有挺括凉爽、易洗快干、牢固舒适等特点,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如图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苎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曲线。
(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的NADPH和ATP用于碳反应中____________过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受温度的影响,其中与________作用有关的酶的最适温度更高。
(2)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对应的温度是____℃。在温度为40 ℃的条件下,该苎麻叶肉细胞叶绿体利用的CO2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温度保持在20 ℃的条件下,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该苎麻能否正常生长?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效滚动冲击系列训练:命题热点1(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据图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1)图甲中b曲线在10:00后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填时刻)时的有机物积累量最大。14:00以后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图乙表示在不同CO2浓度下,温度对某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在大气CO2浓度下植物积累有机物量最多的温度为________,在40 ℃环境下,植物________(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
(3)由图乙信息可知,在不改变光强度的情况下,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12:00时刻,植物由图乙的M点状态转化为N点状态,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三碳酸(C3)的合成速率将会__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效滚动冲击系列训练:命题热点1(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生物研究小组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连续48 h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吸收CO2速率,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整个过程呼吸作用强度恒定),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实验的前3小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6 h时细胞内CO2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____个,12~18 h时叶绿体内RuBP含量将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3)叶绿体利用CO2速率最大的时刻是____h时,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的平均光强度____。
(4)如果使用相同强度绿光进行实验,c点的位置将________(填“上移”、“下移”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效滚动冲击系列训练:命题热点1(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甲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来研究棉花叶片的光合作用。
(一)选择棉花植株上受光面积相近的20片叶,将其中的10片叶剪下。从每片中间部分切下1×2 cm2的小叶片(A组),烘干称重,做好记录。
(二)相同时间里对另10片叶进行半叶遮光处理(每片叶的一半正反面用不透光纸包住,另一半不做处理)。
(三)适宜光照两小时后,剪下叶片,在各半叶中与操作(一)相似部位切下1×1 cm2的小叶片(遮光为B组,正常为C组),烘干称重做好记录。结果如下表:(单位: mg)
叶片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平均 |
A组 | 5.4 | 6.3 | 6.4 | 6.5 | 6.3 | 5.8 | 5.7 | 6.0 | 5.9 | 6.3 | 6.06 |
B组 | 2.0 | 2.2 | 2.4 | 1.8 | 1.9 | 2.0 | 2.1 | 1.9 | 2.1 | 1.7 | 2.01 |
C组 | 4.5 | 4.7 | 4.6 | 4.2 | 4.2 | 4.4 | 4.3 | 4.0 | 4.3 | 4.0 | 4.32 |
(1)通过实验可知,在该条件下,棉花叶片的呼吸速率为____mg/(cm2·h),净光合速率为________mg/(cm2·h)。
(2)乙同学认为棉花叶片的实际净光合速率________(填“等于”、“大于”或“小于”)上述计算值,所以他建议在操作(二)中用5%的三氯乙酸点涂叶柄一圈,将叶柄的筛管细胞杀死,你认为,乙同学补充该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认为在实验开始前应该对植物进行黑暗处理,你认为是否需要?__________。
(4)在棉花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的产物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化合物是______,该产物中的能量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继续研究CO2中C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转移途径,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效滚动冲击系列训练:命题热点1(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是探究某植物与光合作用相关问题的实验装置,请分析与该装置有关的问题(提示:取的是同一植物形态、大小、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四张叶片,烧杯中的液体可以保证叶片所需的水与矿质元素的正常供应,不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与外界气压的变化和蒸腾作用的影响):
(1)适宜的光照下,装置A中油滴的移动情况是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适宜的光照下短时间内(装置内仍有O2存在)装置B中油滴的移动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放置一段时间后,装置中的O2消耗完毕,这时油滴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写出此时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装置C中的油滴移动情况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否直接用装置C、D证明光合作用需要CO2,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装置B、C证明光合作用需要CO2,实验前应该将叶片进行怎样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要测定叶片细胞呼吸的强度最好选择装置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效滚动冲击系列训练:命题热点2(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玉米籽粒的颜色有黄色、白色和紫色三种。为了解玉米籽粒颜色的遗传方式,研究者设置了以下6组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第四组 | 第五组 | 第六组 |
亲本组合 | 纯合紫色×纯合紫色 | 纯合紫色×纯合黄色 | 纯合黄色×纯合黄色 | 黄色×黄色 | 紫色×紫色 | 白色×白色 |
F1籽粒颜色 | 紫色 | 紫色 | 黄色 | 黄色、白色 | 紫色、黄色、白色 | 白色 |
(1)玉米籽粒的三种颜色互为____________。根据前四组的实验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玉米籽粒颜色由几对等位基因控制。
(2)若第五组实验的F1籽粒颜色及比例为紫色∶黄色∶白色=12∶3∶1,据此推测玉米籽粒的颜色由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第五组中F1紫色籽粒的基因型有____种。第四组F1籽粒黄色与白色的比例关系应是________________;第五组F1中所有黄色籽粒的玉米自交,后代中白色籽粒的比例应是____。
(3)玉米植株的叶片伸展度较大,易造成叶片间的相互遮挡,影响对光能的利用率。在玉米田中,偶然发现一株叶片生长紧凑的植株。检验此株玉米叶片紧凑型性状能否遗传,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填“杂交”、“自交”或“测交”)。若此性状可遗传,则后代出现______________。如果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相同,则最初叶片紧凑型性状出现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效滚动冲击系列训练:命题热点2(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一种长尾小鹦鹉的羽毛颜色有绿色、蓝色、黄色和白色四种,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已知只有显性基因B时羽毛为蓝色,只有显性基因Y时羽毛为黄色,当显性基因B和Y同时存在时羽毛为绿色。现有甲、乙、丙、丁四只小鹦鹉,甲、乙、丙均为绿色,丁为黄色,其中甲、乙为雄性,丙、丁为雌性。现将雌雄鹦鹉进行杂交,结果如表所示。请据此回答问题:
杂交组合 | P | F1表现型及比例 |
组合一 | 甲×丙 | 绿色∶黄色=3∶1 |
组合二 | 乙×丙 | 全为绿色 |
组合三 | 甲×丁 | 绿色∶蓝色∶黄色∶白色=3∶1∶3∶1 |
组合四 | 乙×丁 | 绿色∶蓝色=3∶1 |
(1)控制小鹦鹉羽毛颜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甲、乙、丙、丁四只小鹦鹉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杂交组合三中F1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__,该组合中F1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杂交组合二中F1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有____种,其中不同于亲本基因型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4)若利用一次杂交实验就能判断出杂交组合一的F1黄色小鹦鹉的基因型,则应选择组合三中F1____色异性小鹦鹉与该黄色小鹦鹉交配,若________________,则该黄色小鹦鹉为纯合子;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黄色小鹦鹉为杂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效滚动冲击系列训练:命题热点2(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种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的多年生二倍体植物,其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其中A、a位于常染色体上。请据图回答。
注:图甲为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甲中Ⅰ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基因;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甲中的Ⅱ和Ⅲ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基因。
(1)据图甲可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X与Y染色体能发生交叉互换的区段是______。
(2)蓝花雄株的基因型是AAXbY或________,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种。
(3)若一白花雌株与一蓝花雄株杂交所得F1都开紫花,则该白花雌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F1相互杂交产生的后代中,紫花雄株所占比例是________。
(4)在个体水平上,要确定某一开紫花的雌性植株基因型的简便方法是______________。
(5)某蓝花植株的一个侧芽发育成的枝条开出了紫花(用该紫花进行组织培养发现其后代植株均开紫花),则出现该紫花性状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研究发现开紫花的植株易受虫害,现有抗虫基因,请写出利用该基因培育出抗虫紫花品种的基本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效滚动冲击系列训练:命题热点2(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右图为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Ⅰ片段),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的Ⅱ-1、Ⅱ-2片段)。下面是某动物研究小组做的两个实验,请根据题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一)果蝇的灰身和黑身受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受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如图是实验结果:
(1)试判断F2中红眼、白眼果蝇的性别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现用纯合的灰身红眼果蝇(♀)与黑身白眼果蝇(♂)杂交,让F1个体间杂交得F2。预期F2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____种。
(二)该研究小组在研究黑腹果蝇时发现,刚毛基因(B)对截刚毛基因(b)为完全显性,且雄性果蝇的基因型如下表所示:
| 若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片段上 | 若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Ⅱ-2片段上 |
雄果蝇基因型 | XBYB、XBYb、XbYB、XbYb | XBY、XbY |
现有各种纯种果蝇若干,请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请完成推断过程并写出遗传图解。
(1)推理过程
①实验方法:首先选用纯种黑腹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雌、雄两亲本的表现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测结果: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______________,则此对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__________,则此对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2)请用遗传图解描述上述推理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