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红色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根据神经冲动通过突触的方式不同,突触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电突触的突触间隙很窄,在突触前末梢无突触小泡,间隙两侧的膜是对称的,形成通道,带电离子可通过通道传递电信号,如下图所示,以下有关突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神经冲动通过电突触的传递速度较化学突触快
B.兴奋在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中的传递都是单向的
C.兴奋通过化学突触时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兴奋通过突触传递信息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红色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糖
B.若利用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换小光圈或换平面镜
C.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图像,从而判断出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D.利用小麦幼叶作光合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若所得色素带只有两条,可能是研磨时未加Si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红色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科研人员研究了光照强度、CO2浓度、土壤含水量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甲表示在最适温度及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番茄叶片CO2释放量随光强度变化的曲线。若图中的B点骤变为?????????? 点时,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将快速下降(请用图中已标出的横坐标上的点回答)。图中若其它条件不变,温度下降5℃则D点将向????????? 方向移动。
⑵图乙表示某光强度和适宜溫度下,番茄光合强度增长速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与G点相比,F点叶绿体中[H]的含量??????? (较低、相等、较高)。
⑶图丙是研究人员测定的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番茄叶片的气孔导度(气孔开放程度)和胞间CO2浓度的结果。随着土壤含水量降低,气孔导度降低,胞间CO2并未因光合作用消耗而降低,反而逐渐升高,对此有两种不同观点:观点一认为光合产物的输出变慢,导致细胞内光合产物积累,阻碍了CO2吸收利用;观点二认为水分亏缺导致叶绿体片层结构破坏,从而直接影响??????? 反应,而且不能恢复。为验证上述观点,将培养在???????? 条件下的番茄幼苗分为两组,实验组番茄幼苗进行?????? 处理,对照组保持原有状态。若实验组番茄幼苗光合速率???????? ,则观点二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红色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能参与人体的免疫过程(如下图示意),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由图可知,DC细胞在免疫调节中的具体功能是?????????????????? 。
⑵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结构能与T细胞有识别作用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称为细胞间的?????? 。
⑶免疫调节不仅积极应对外来抗原的入侵,同时也随时应对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
⑷艾滋病病毒(HIV)通过T淋巴细胞表面的特异性CD4受体识别T淋巴细胞并侵染,从而破坏人类免疫系统。科学家正在研究将病毒引诱到能导致其死亡的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增殖。其研究思路是:利用HIV可识别???????? 细胞,让HIV识别并侵染,侵染这种细胞后的HIV病毒却无法增殖。请简要说明HIV在这种“陷阱”细胞中无法增殖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红色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当其体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X染色体时,在早期胚胎的细胞分裂过程中,一般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图所示。请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组成巴氏小体的化合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通常依据细胞中巴氏小体的数量来区分正常猫的性别,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性染色体组成为XXX的雌性猫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应有_______个巴氏小体,高度螺旋化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能表达,主要原因是其中的__________过程受阻。
⑶控制猫毛色的基因B(黑色)、b(白色)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为XBY的猫的表现型是_________。现观察到一只白色的雄性猫体细胞核中有一个巴氏小体,则该猫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
⑷控制有尾、无尾的基因依次为A、a,则无尾黑毛雄猫的基因型是_________,如果它与图示的雌猫交配,子代雄性个体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红色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科研工作者对三种类型的草原进行了调查,请依据调查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下表是不同调查面积的物种统计结果(调查面积单位是:cm×cm)。甲、乙、丙三种类型的草原对放牧干扰的抵抗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⑵通过调查丙草原发现,在狐与兔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中,反应敏捷的兔和跑的快的狐均得以生存。从进化的角度分析,这是二者???????? 的过程;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信息传递能够调节????????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⑶通过调査放牧区与未放牧区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发现,放牧区小动物的丰富度明显低于未放牧区,说明放牧不仅影响地上植物的生长情况.也会改变放牧区草原群落的??????????? 结构。线虫、蚯蚓主要以土壤中的腐殖质为食,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 ,这类生物的活动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 。
⑷研究丙草原能量传递关系获得下列图解,图中字母A、B、C、D、E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字母a、b、c、d表示能量,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能量流动方向。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通过______过程实现的(填数字序号)。食草动物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一部分能量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过程应是图示中的___
__箭头所示(填数字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红色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在生物技术实践过程中,往往需要注意某些实验步骤的操作,请将下列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填写完整:
⑴在腐乳的制作时,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 消毒;在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中,若红细胞的洗涤次数过少,将无法除去????????? 。
⑵在提取植物细胞的DNA时,需要先用洗涤剂溶解???????? 。在花药离体培养中剥离花药时,要彻底去除????????? ,因为与其相连的花药不利于愈伤组织或胚状体的形成。
⑶在“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课题中,往往需要稀释土壤溶液,为了避免杂菌污染,此过程每一步都要在????????? 旁操作。在固定化酵母细胞中加热溶解海藻酸钠时,最好采用????????? 的方法。胡萝卜素提取的萃取过程应采用????????? 加热,因为有机溶剂都是易燃物。
⑷为避免外源DNA等因素的污染,PCR实验中使用的微量离心管、枪头、缓冲液和蒸馏水等在使用前必须进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红色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
⑴如果要将某目的基因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导入植物细胞,先要将目的基因插入农杆菌Ti质粒的????????? 中,然后用该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通过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细胞的????????? 上。
⑵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红细胞生成素(一种糖蛋白,用于治疗肾衰性贫血)主要来自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检测rhEPO的体外活性需用抗rhEPO的单克隆抗体。分泌该单克隆抗体的????????? 细胞,可由rhEPO免疫过的小鼠?????????? 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
⑶在“试管牛”的培育过程中,采用激素处理可使良种母牛一次排出多枚卵母细胞,最常用的激素是?????????? 。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 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在胚胎移植前,通过?????? 技术可获得较多胚胎。
⑷生态系统内即使某个物种由于某种原因而死亡,也会很快有其他物种占据它原来的生态位置,从而避免系统结构或功能失衡。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1分)
A.协调与平衡原理?????????? B.物种多样性原理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整体性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六校高三上期期末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卢云峰做出一个纳米级小笼子,可把分解酒精的酶(化学本质不是RNA)装入其中,有了这身“防护服”,酶就不怕被消化液分解,可安心分解酒精分子。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该成果中用于分解酒精的酶可能是脂质
B.纳米级小笼子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吸收进入血液
C.“防护服”的主要功能是阻碍消化道内蛋白酶的作用
D.该酶进入人体后能分解人体内无氧呼吸的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六校高三上期期末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甲、乙均为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丙为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变化,图丁为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与DNA分子的相对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
A.甲、乙两图细胞都有2个染色体组,都存在同源染色体
B.甲、乙两图细胞所处时期分别对应丙图BC段和DE段
C.图丁a时期可对应图丙的DE段;图丁b时期的细胞可以是图乙的细胞
D.图丁c时期的细胞可以是图甲细胞完成分裂后的子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