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8598  48606  48612  48616  48622  48624  48628  48634  48636  48642  48648  48652  48654  48658  48664  48666  48672  48676  48678  48682  48684  48688  48690  48692  48693  48694  48696  48697  48698  48700  48702  48706  48708  48712  48714  48718  48724  48726  48732  48736  48738  48742  48748  48754  48756  48762  48766  48768  48774  48778  48784  48792  170175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上期四调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中一些生物消失了,另一些生物占据它们的空间,就属于演替

B.人类活动常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D.不论在什么条件下,群落的演替都能形成树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上期四调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6分)干细胞中c–Myc(原癌基因)、KIf4(抑癌基因)、Sox2和Oct-3/4等基因处于活跃表达状态,Oct-3/4的精确表达对于维持干细胞的正常自我更新是至关重要的。科学家利用逆转录病毒,将Oct-3/4、Sox2、c-Myc和Klf4四个关键基因转入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内,让其重新变成一个多功能iPS细胞(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Oct-3/4基因在高度分化的细胞中处于        状态。依据上图所示的原理,体细胞癌变是__                     __等基因异常表达的结果;细胞凋亡是在图中                  等基因控制下的细胞_                       __过程。

(2)研究人员利用小鼠体细胞诱导形成的iPS细胞,进一步诱导又获得了心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等多种组织细胞,iPS细胞的这种变化过程称作               。

(3)科研人员研究了甘氨酸对癌细胞代谢和分裂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叙述不正确   

     培养方式及检          

测结果

细胞类型

在含甘氨酸的细胞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甘氨酸的含量

从含有甘氨酸的细胞培养液转移到不含甘氨酸的细胞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的分裂速度

慢速分裂的癌细胞

增加

不变

快速分裂的癌细胞

减少

减缓

A.甘氨酸进出两种癌细胞都需载体蛋白协助

B.慢速分裂的癌细胞内蛋白质合成不需甘氨酸

C.缺乏甘氨酸可延长快速分裂癌细胞的细胞周期

D.癌细胞膜与正常细胞相比糖蛋白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上期四调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请回答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生产上常用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处理扦插枝条,促其生根。为了验证萘乙酸的生理作用与生长素作用相似,某人取生长状况一致的某植物嫩枝若干条,随机平分为A、B、C三组,进行了如表A中所示实验:

①实验中有                组(1或2或3)对照实验。

②用黑纸包住烧杯遮光的原因可能是                                               

(2)研究者取生长良好4-5周龄拟南芥完全展开的叶,照光使气孔张开。撕取其下表皮,做成临时装片。从盖玻片一侧滴入不同浓度乙烯利溶液(能放出乙烯),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在光下处理30 min,测量并记录气孔直径。之后滴加蒸馏水,用同样方法清除乙烯利,再在光下处理30 min,测量并记录气孔直径,结果如左下图l所示。

①图1中用乙烯利处理叶片后,气孔的变化说明,乙烯可诱导__                     _。

②用      浓度的乙烯利处理拟南芥叶,既不会伤害保卫细胞,又能获得较好的诱导效果。

(3)为研究乙烯调控气孔运动的机制,研究者用乙烯利、cPTIO (NO清除剂)等处理拟南芥叶,并测定气孔直径和细胞内NO含量,结果如右上图2所示。

由图2所示结果可以推测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上期四调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2分)科学家在研究果蝇时,发现果蝇的眼色中有红色、褐色、白色三种表现型,身色有灰身、黑身两种表现型。

(1)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8条。如果对果蝇的基因组进行测序,需要测量       条染色体。

(2)若假设控制果蝇眼色A(a)与身色B(b)基因位于在两对常染色体上。有人将两只果蝇杂交,获得了l00个体。其表现型为37只灰身褐色眼;l9只灰身白眼;l8只灰身红眼;l3只黑身褐色眼;7只黑身红眼;6只黑身白眼。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若该人进行的杂交实验果蝇所产白眼果蝇胚胎致死,则理论上亲代两只果蝇杂交后代的比例为:灰红:灰褐:黑红:黑褐=                             

(3)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B、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F、f 表示)。现有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代中雌、雄蝇表现型比例如下图所示

 

①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②子一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是                    

③若让子一代中灰身雄蝇与黑身雌蝇杂交,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上期四调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下表是筛选异养型细菌的培养基配方。

(1)苯胺是致癌物质,土壤中有分解苯胺的异养型细菌,此培养基中的成分X除了为目的菌提供能源外,还能提供         (写全得分),该培养基从作用看属于     培养基。制备固体培养基时调节PH在             步骤后;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常用是方法           

(2)右上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则获得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运用A所示接种方法统计的菌落常常比活菌的实际数目     。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实验已知每个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4mm3,观察到右上图中该计数室所示a、b、c、d、e  5个中格共有蓝藻80个,则1ml样液中约有蓝藻            

(3)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         可初步鉴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原理用方程式表示为              ;在筛选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过程中,常用到           染色法。

 

杂交细胞

A

B

C

染色体

l

-

+

+

2

+

-

+

3

+

+

-

m

+

-

+

n

-

+

+

p

+

-

+

q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上期四调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下图为利用人成纤维细胞(具分裂能力、能在HAT培养基上存活)和小鼠骨髓瘤细胞(具分裂能力、不能在HAT培养基上存活)进行人类基因定位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

(1)图示技术名称为       ,该技术的基础是_      __技术。

(2)操作所用的成纤维细胞应在_____代以内;诱导融合运用了      原理,该过程中区别于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是用     处理。

(3)HAT培养基属于 ____培养基,其中需要加入     等天然物质。

(4)培养时PH一般为      ;为操作中加入鸟本苷的目的是______。

(5)右表所示为杂交细胞A、B、C中存在的人类染色体及人类特有的4种酶(“+”表示存在,“-”表示不存在),这4种酶均为单基因编码产生,据表判断,编码________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2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玉米的花药进行组织培养,单倍体幼苗期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该过程不考虑基因突变)。在此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e~f过程中细胞内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B.与c~d过程相比,d~e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C.秋水仙素作用于c点之前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D.e点后细胞内染色体组最多时有4个,且各染色体组基因组成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男性基因型为TtRr,他有两个精原细胞,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A1和A2;另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B1和B2,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为C1和C2。那么,在无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形态相同并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1和A2、C1和C2

B.就上述两对等位基因而言,遗传信息相同的是A1和A2、C1和C2

C.核DNA分子数的关系式是A1=A2=B1+B2=C1+C2

D.染色体组数的关系式是A1+A2=B1+B2=C1+C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家系中有甲(相关基因为A,a)、乙(相关基因为B,b)两种单基因遗传,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

B.Ⅱ3的基因型一定是AaXbY

C.若Ⅲ3与Ⅲ7结婚,生一患病孩子的几率是1/8

D.Ⅲ6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基因可自发突变为a1或a2基因,但a1基因不可回复突变为A基因

B.有性生殖的生物,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C.Ti质粒的T-DNA片段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DNA上,属于染色体变异

D.杀虫剂作为化学因素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突变,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