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8667  48675  48681  48685  48691  48693  48697  48703  48705  48711  48717  48721  48723  48727  48733  48735  48741  48745  48747  48751  48753  48757  48759  48761  48762  48763  48765  48766  48767  48769  48771  48775  48777  48781  48783  48787  48793  48795  48801  48805  48807  48811  48817  48823  48825  48831  48835  48837  48843  48847  48853  48861  170175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南京南师大附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一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图二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大于c时,A会大于90

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A逐渐增大

C.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A具有最小值

D.由图二可知生长素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南京南师大附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表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b表示年龄组成,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大

C.若种群的增长为“S”型曲线,则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的年龄组成一直是增长型

D.除了图中所示特征外,种群还具有空间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南京南师大附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科学实验研究中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B.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可采用抽样检测法

C.某同学决定以校园内池塘为对象进行物种丰富度调查,应在同一水层中取样

D.对土壤小动物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时,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南京南师大附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循环流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只能通过光合作用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

B.有机物中的碳只能通过呼吸作用返回无机环境

C.A、B可表示存在于不同组织中的同一类化合物

D.某种植食性动物体重若要增加1千克,则其消耗的植物至少为10千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南京南师大附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C.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强

D.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南京南师大附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初级消费者中的某一个种群,若初次捕获60只已经标记,再次捕获20只中有标记的4只,且每只个体平均体重4kg,则生产者最少应有6000kg,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

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一定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

C.Z1、Z2、Z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Z过程释放的CO2中的碳

D.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南京南师大附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1分)人体血液中的O2与血红蛋白(Hb)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CO2在血浆中以HCO3的方式运输,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血浆中CO2主要来自___________(生理过程)。CO2进入红细胞后,HCO3的数量___________。

(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___________,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体现了细胞膜在功能上具有___________性。

(3)生成的H+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血红蛋白的___________发生改变,促进氧气释放并扩散到___________中,供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

(4)从图中可看出,由于红细胞内H20被消耗和___________的进入,使红细胞内渗透压升高,导致血浆中的水分子进入红细胞。

(5)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在结构和功能上均不同,导致两者出现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6)写出红细胞内葡萄糖分解的反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南京南师大附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8分)下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其中尿道内、外括约肌都是一种环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请据图回答:

(1)图中尿道内、外括约肌、膀胱逼尿肌属于反射弧中的哪一部分?_______________

(2)当膀胱充盈后,人会产生尿意,请用箭头和图中必要文字、字母表示产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                                                            。在整个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中,c神经纤维膜外形成向          (填“左”或“右”)方向的局部电流。

(3)当尿液进入尿道后,尿道感受器兴奋,兴奋传入初级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这是一种                    (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

(4)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排尿有时会出现异常现象。如受到惊吓后尿失禁,原因是                                                。 某人在车祸中下丘脑受到暂时性损伤,会使              分泌不足或无法分泌,导致                 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从而出现多尿症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南京南师大附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7分)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两种途径:细胞裂解性杀伤(图1)和诱导细胞凋亡(图2)。前者指效应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一类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效应T细胞通过表面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

 

(1)人体内的效应T细胞来自                    的增殖、分化。

(2)图1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由效应T细胞产生并以           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穿孔素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使K+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_______(流入/流出)靶细胞,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

(3)图2中的FasL又称死亡因子,Fas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它们都是由细胞合成并定位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Fas和FasL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                          功能,控制合成Fas和FasL的基因______ (是/否)共存于一个细胞中。研究发现,某些肿瘤细胞能够调节Fas和FasL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使自己逃脱免疫系统的清除。此时,肿瘤细胞内Fas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是_______。(升高/不变/降低)

(4)免疫排斥是器官移植的一个主要障碍。目前,应对排斥的做法主要是使用一些免疫抑制剂。请根据Fas和FasL的相互关系,提供一种解决免疫排斥的思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南京南师大附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 请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问题:

I.现在食品安全已受到人们日益关注。一种保鲜剂一一青鲜素,能抑制植物细胞生长与分裂,从而抑制发芽,被用于蔬菜和水果的保鲜,但其残留会损害人体健康。

(1)青鲜素和             (一种植物激素)的作用类似,这类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被称为                

(2)青鲜素残留毒性可能会导致人体细胞致癌,青鲜素导致细胞癌变的机理是使                 ,从而导致正常细胞分裂失控而癌变。

(3)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对青鲜素毒害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如图甲。该实验检测有毒物质毒性的指标是             ,请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一条关于青鲜素使用的指导意见:                 。   

 

Ⅱ.树叶到了秋天往往会大量脱落,经研究发现,这是因为乙烯能促进离层区(如图乙)细胞合成和分泌酶X,酶X能够水解离层区细胞的细胞壁导致叶柄脱落;叶柄离层区细胞两侧(近基端和远基端)的生长素浓度与叶片脱落关系如图丙。

(1)根据酶 X 的生理作用分析,它可能是         酶和         酶。

(2)根据图丙可知,当远基端生长素浓度           近基端生长素浓度时,叶柄脱落。已知生长素只能单方向的从远基端向近基端进行极性运输,这种运输是细胞的          运输。结合对图丙的分析,可得出叶柄内生长素的运输对乙烯合成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