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铜陵一中高二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践活动包含基因工程技术的是( )
A.水稻F1花药经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
B.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
C.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DNA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
D.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铜陵一中高二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杂交育种中,杂交后代的性状一出现就能稳定遗传的是( )。
A.优良性状 B.隐性性状 C.显性性状 D.相对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铜陵一中高二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基因型为AAbb的枝条作接穗,嫁接到基因型为aaBB的砧木上,接穗成活后,进行自花授粉,所结果实的基因型为( )
A.AAbb B.aaBB
C.AaBb D.以上三种基因型都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铜陵一中高二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小麦无芒(A)与有芒(a)为一对相对性状,用适宜的诱变方式处理花药可导致基因突变。为了确定基因A是否突变为基因a,有人设计了以下4个杂交组合,杂交前对每个组合中父本的花药进行诱变处理,然后与未经处理的母本进行杂交。若要通过对杂交子一代表现型的分析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
A.♂无芒×♀有芒(♂AA×♀aa) B.♂无芒×♀有芒( ♂Aa×♀aa)
C.♂无芒×♀无芒(♂Aa×♀Aa) D.♂无芒×♀无芒(♂AA×♀A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铜陵一中高二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发现和发展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片段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融合基因,再将该融合基因转入真核生物细胞内,表达出的蛋白质就会带有绿色荧光。绿色荧光蛋白在该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是( )
A.追踪目的基因在细胞内的复制过程 B.追踪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体上的位置
C.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 D.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铜陵一中高二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
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
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D.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铜陵一中高二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由此无法推断出( )
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
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
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铜陵一中高二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成功替代了酵母菌的第6号和第9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得到的重组酵母菌能存活,未见明显异常,关于该重组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还可能发生变异 B.表现型仍受环境的影响
C.增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 D.改变了酵母菌的进化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铜陵一中高二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l,则A基因的频率和F1中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 )
A.30%,2l% B.30%,42% C.70%,2l% D.70%,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铜陵一中高二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曲线Ⅱ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B.曲线Ⅲ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C.曲线Ⅳ的Fn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
D.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