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4届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新高三素质测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遗传和进化的叙述不正确是( )
A.生物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变异都是不可遗传的
B.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种群之间的隔离
C.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重组,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D.共同进化导致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新高三素质测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录时RNA聚合酶解开DNA双链,以两条链为模板合成RNA
B.若mRNA的碱基数为N,则翻译出的多肽链长度为N/3个氨基酸
C.mRNA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
D.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控制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新高三素质测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下列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先天性疾病不都是遗传病,遗传病都是先天性疾病
B.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个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
C.父母不携带患病基因,子女也可能会患遗传病
D.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可完全杜绝患病孩子的出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新高三素质测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花卉在大量繁殖、栽培过程中有时会发生叶形、叶色、花型、花色的变异。这种变异有时很有价值,若发现一株植物的一个枝条上的花型有变异,要想保留这种变异培育新的花卉品种。最可行的方法是( )
A.诱变育种 B. 扦插或植物组织培养
C.杂交育种 D.多倍体育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新高三素质测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变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遗传的变异中,只有基因突变才会产生新的基因
B.单倍体植株比正常植株弱小,其体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C.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不一定会引起性状的改变
D.多数染色体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进行鉴别,而基因突变则不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新高三素质测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种小鼠的进化过程,X、Y、Z表示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它产能影响生物性状
B.Y表示自然选择,自然选择作用的对象是不同性状的个体。
C. 自然选择使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进化的方向
D.Z表示地理隔离,阻断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新高三素质测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仅由血浆、组织液、淋巴这三种细胞外液构成
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维持相对稳定
C.只要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正常,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就可以保持稳态
D.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新高三素质测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物质可抑制神经纤维上Na+通道蛋白,这种物质中毒后可引起( )
A.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B.神经兴奋无法传导,肌肉瘫痪
C.突触后神经元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D.肌肉持续痉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新高三素质测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的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敏感程度),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的温度感受器有其特定的敏感温度范围
B.环境温度为28℃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
C.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
D.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新高三素质测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将120只健康成年雄性小鼠均分为4组,分别供给等体积的含不同浓度醋酸铅的饮用水,饲养12周后,测定各组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醋酸铅对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
||
组别 |
醋酸铅浓度(mg/L) |
胸腺细胞凋亡率(×10-4) |
甲 |
0 |
0.35±0.05 |
乙 |
125 |
1.03±0.52 |
丙 |
250 |
1.65±0.40 |
丁 |
500 |
3.08±0.56 |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在实验中甲组为对照组,乙、丙、丁三组为实验组
B.实验中醋酸铅的浓度是自变量,胸腺细胞凋亡率是因变量
C.小鼠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胸腺细胞不会发生凋亡
D.小鼠体内铅离子含量过高,将导致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