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十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是一些科学家曾经做过的经典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经离心后放射性不会出现在上清液中
B.验证甲状腺激素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作用时的最佳实验材料是小蝌蚪
C.验证生长激素促进骨的生长作用时用幼年狗作实验动物比较合适
D.用实验动物小鼠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功能时,实验组注射一定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的蒸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十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的大门,下列关于实验或研究方法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利用高倍显微镜可以观察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基粒
B.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C.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
D.人工设计、制作生态缸时,运用了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十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研究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以“研究××病的遗传方式”为子课题。下列子课题中最为简单可行、所选择的调查方法最为合理的是
A.研究猫叫综合征的遗传方式,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B.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C.研究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
D.研究艾滋病的遗传方式,在市中心随机抽样调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十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方法是生物学学习与研究的精髓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
B.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是利用在高速离心条件下的不同离心速度所产生的不同离心力,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来
C.摩尔根及其同事运用假说—演绎法,合理地解释了果蝇红白眼性状的遗传现象,并用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D.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可分别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和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十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红细胞置于清水中涨破就可以得到纯净的细胞膜
B.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以用是否产生CO2来确定
C.将糖尿病病人的尿液加入斐林试剂,混匀后呈现砖红色沉淀
D.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细胞模型时,科学性、准确性应该是第一位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十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做了如下实验,下列关于此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实验的关键现象是第4组小鼠死亡并分离出S型活细菌
B.对第4组实验的分析必须是以1~3组的实验为参照
C.本实验说明R型肺炎双球菌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转化
D.本实验结论为“DNA是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转化因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十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
B.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
C.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线粒体
D.经苏丹III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十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撕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 )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
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十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肯定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B.调查遗传病发病率,选择在有患者的家族中进行
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注意打开电灯
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