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I.(10分)有一种药物能阻断兴奋的传导或传递。请你根据下面反射弧的结构,完成相 关探究实验并回答问题:
(1) 为了探究该药物的作用部位,请完成下面实验:
①步骤1:刺激_______,观察_______。
②步骤2:用该药物分别处理a(突触间隙)和b,重复步骤①。如果_______,则说明该药物作用于a„
(2) 回答问题:
①步骤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通过实验,证明了该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则阻断的原因可能是 该药物能引起突触后膜上某些阴离子进入细胞的通道蛋白____ ___ (开放/关闭)。
II. (9分)为了探究甲状腺素(TH)对垂体细胞促甲状腺素(TSH)分泌的影响,某兴趣小组 设计如下实验步骤:
(1) 请指出实验步骤①、②、③中不合理之处。
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经改进后,探究实验的方法步骤正确,并且最终得出实验组大白鼠血液中TSH 含量较低的结果,那么能否由此得出“TH作用于垂体细胞,抑制其分泌TSH”的结论?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利用玉米秸秆生产乙醇,其技术流程为:
(1) 玉米秸杆经预处理后,应该选用纤维素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 纤维素酶可以从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培养液中提取。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分离土壤中 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鉴别培养。
①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纤维素细菌的培养基配方如下:纤维素粉5g, NaNO3 1g、 Na2HPO4 • 7HZ0 1.2g、KH2PO4 0.9 g,MgS04·7H20 0.5g、K Cl 0.5g、酵母膏0.5g、水解酪素0.5g(蒸馏水定容到IOOOmU9该培养基能初步选择出分解纤维素细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②为了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和进一步纯化菌种,可以在鉴别培养基上加入_______染液,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用涂布平板法方法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然后挑选产生_______的菌落作为菌种进行扩大培养。
③从分解纤维素细菌中提取出的纤维素酶首先要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便更好地将酶用于生产实践。为了使分离出的纤维素酶能够反复使用,最好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将酶固定化。
(2) 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酵母菌,在产生酒精时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
(3) 发酵时乙醇浓度升高会对酵母菌产生毒性,从而影响进一步的发酵。科学家利用基 因工程方法创造出一种对乙醇浓度有高耐受力的酵母菌新菌种,该过程需采用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在PCR反应体系中,除了要加入模板、原料外,还需要加入_______和_______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三模)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液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多个小液泡融合成大液泡,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液泡中储存的有机物,来源于同一细胞内叶绿体的光合作用
C.植物细胞失水状态下,液泡渗透压小于细胞质基质渗透压
D.牵牛花一天中颜色变化,与液泡内pH值规律性变化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三模)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图甲为细胞周期示意图,其中①、②、③代表间期连续的三个时期,④代表分裂期;G0期细胞表示分裂结束后细胞的去路之一,即细胞暂时不分裂,但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分裂能力。下图图乙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变化规律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完整减数分裂周期可用 ①→②→③→④ 表示
B.图甲中的③和④时期,相当于图乙中bcd时段
C.许多细胞在细胞分化的过程中会发生基因突变
D.体液免疫中的记忆细胞属于图甲中G0期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三模)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是人类探索遗传奥秘的几个经典实验,其中表述合理的是
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摩尔根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C.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假说
D.许多科学家相继研究,将逆转录和RNA复制纳入细胞生物的中心法则范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三模)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育种、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推广和普及,提高了水稻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B.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
C.植物体细胞杂交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障碍,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D.与自然选择相比,人工选择可能会导致作物品种原来进化方向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三模)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血糖调节图解式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与曲线ef段血糖浓度上升的原因相同
B.曲线bc段与曲线de段血液中胰岛素变化趋势相同
C.fg段血糖维持相对稳定是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D.当血糖偏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三模)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冬季北方人呼吸产生的CO2,能供给南方植物光合作用
B.大力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CO2的释放量
C.碳元素和能量都能从植物传递给各种动物
D.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主要方法是提高人均绿地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三模)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中国古代茶农颇具智慧,能制作出一种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的绿叶红镶边的半发酵茶——乌龙茶。为了解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和原理,某兴趣小组上网查找资料得知:①茶树的叶肉细胞内含有一种叫茶多酚的植物碱,可以在茶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氧化的茶多酚使茶叶变红。 ②乌龙茶的制作工艺: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最关键的便是做青阶段,将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摇动,叶片互相碰撞,擦伤叶缘细胞,从而促进酶促氧化作用。…… 叶缘细胞的破坏,发生轻度氧化,叶片边缘呈现红色。叶片中央部分,叶色由暗绿转变为黄绿,即出现“绿叶红镶边”。
请结合你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茶多酚最可能存在于植物细胞的 中,茶多酚氧化酶最可能存在于
(以上两空均填细胞结构),做青过程中边缘细胞擦伤,有利于茶多酚与茶多酚氧化酶的充分接触。
(2)在做青时,需将温度控制在30~40℃范围内,其原理是
,从而使茶叶边缘部分发生轻度氧化。
(3)在炒青过程中,是迅速将温度提高到70℃左右,目的是 ,
从而保持茶叶中部茶多酚不被氧化;从乌龙茶制作工艺和效果来推测70℃温度会导致
(填“全部”或“部分”)叶绿素的破坏。
(4)某兴趣小组了解到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和原理之后,想通过实验探究茶多酚氧化酶的最适温度是多少?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取生长状况良好的新鲜茶叶120片,随机分成 组,每组叶片数目相同;
②预设实验温度依次为30℃、32℃、34℃、36℃、38℃、40℃;
③将各组新鲜茶叶放入预设温度的恒温箱中,保温1小时;
④观察并统计茶叶变成红色比例。
该实验小组设置的各个实验组之间互为 实验。该实验小组在保温1小时后观察发现,各实验组茶叶颜色均为绿色,并无差异。经讨论分析,其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a、 ;
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三模)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Ⅰ.下图表示某实验小组利用玉米胚芽鞘探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向的实验设计思路。请据图回答:
(1)实验一段时间后,甲→丁四组中的 组空白琼脂块能检测到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这是因为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的特点是 ,即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2)为证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上述运输特点,应选择甲→丁四组中 两组做对照实验。若选用另外的 两组做对照,虽然在理论上也可说明生长素的运输特点,但与前一组相比,不能排除重力因素对植物体内生长素运输的影响。
(3)事实上,即使实验中的空白琼脂块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但用一般的理化方法也很难检测出来。可将实验后的普通琼脂块分别放在玉米 的胚芽鞘上,如果胚芽鞘能够生长,则说明该琼脂块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Ⅱ.(12)分析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科学家在探究有些物种人类想消灭却消灭不了,而另一些生物想保护又保护不了的原因时发现,生物大体上可区分为两种不同的生活史对策,即r对策和K对策。r对策生物通常是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力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是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
材料二:科学家还发现,影响种群的数量的因素很多,但大体分为两大类: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密度制约因素包括食物、生殖力、抑制物分泌以及疾病、寄生物等,非密度制约因素如干旱、大寒、洪灾等自然灾难。
(1)熊猫和蟾蜍的生活史对策分别为 对策、 对策
(2)熊猫有灭绝的危险,可采取的措施有:①保护其栖息环境,包括提供充足食物资源,控制其 的数量,这样可以增大 ;②建立人工繁育中心,以提高该濒危动物的 和幼崽的 ;③在两个种群之间建立绿色通道,便于两地种群之间进行 ,以保护该濒危动物种群的基因库。
(3)据材料推测,r对策的生物种群数量易受 制约因素影响,如蝗虫大发生的规律时往往是,第一年洪灾,第二年干旱,容易造成蝗虫大发生,就是佐证。而k对策的生物种群易受 制约因素影响,如许多哺乳动物种群当种群密度过大时, 资源匮乏,往往容易爆发传染病。
(4)如要调查某草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 法,如要调查该草地野兔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 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