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5届云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中,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是
A.叶绿体基因组不会进入生殖细胞中
B.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C.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
D.植物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云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基因工程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 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③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 ④提取目的基因
A.③④②① B.②④①③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云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基因工程中有关基因操作的名词及对应的内容,正确的是
供体 剪刀 针线 运载体 受体
A 质粒 限制性内切酶 DNA连接酶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大肠杆菌等
B 提供目的
基因的生物 DNA连接酶 限制性内切酶 质粒 大肠杆菌等
C 提供目的
基因的生物 限制性内切酶 DNA连接酶 质粒 大肠杆菌等
D 大肠杆菌 DNA连接酶 限制性内切酶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质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云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表述中哪一项不是拉马克的观点
A.生物的种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
B.生物的种类从古到今是一样的
C.环境的变化使生物出现新的性状,并且将这些性状传给后代
D.生物的某一器官发达与否取决于用与不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云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原理的是
A.食蚁兽具有长舌,是因为它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而反复不断伸长的缘故
B.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因为杀虫剂使害虫产生抗药能力,并在后代中不断积累
C.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进行着相互选择,结果狼和鹿的奔跑速度都变快
D.现在人们都生活在不同的人工环境中,因此人类的进化不再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云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
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
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D.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云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C.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云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原始材料,并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
C.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D.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云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云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但并不一定出现新的物种
②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③物种的形成必须通过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才能实现,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④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