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51163  51171  51177  51181  51187  51189  51193  51199  51201  51207  51213  51217  51219  51223  51229  51231  51237  51241  51243  51247  51249  51253  51255  51257  51258  51259  51261  51262  51263  51265  51267  51271  51273  51277  51279  51283  51289  51291  51297  51301  51303  51307  51313  51319  51321  51327  51331  51333  51339  51343  51349  51357  170175 

科目: 来源: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上海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12分)

(1).上图所示反应属于光合作用的_____阶段,物质X是_____。在本阶段内,最终接受X和活化叶绿素a释放的e的物质是_____。

(2).用相同方法提取某植物和菠菜光合色素,同时进行纸层析。图谱显示:与菠菜相比,该植物缺少距层析起点最近的一条色素带。据此可初步推测该植物缺少_____。

A.叶绿素a,颜色为黄绿色   B.叶绿素b,颜色为黄绿色   C.叶绿素a,.颜色为蓝绿色

D.叶绿素b,颜色为蓝绿色  E.胡萝卜素,颜色为橙黄色    F.叶黄素,颜色为黄色

发菜是一种陆生多细胞藻类,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图为发莱光合速率随光强变化的曲线,图为在适宜光强条件下,发菜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3.据上图所示,该发菜光合速率刚达到饱和时,对应的光强是____μmol·m—2·s—1

A.25    B.100    C.175    D.500

(4).据上图所示,若光强从150μmol·m—2·s—1减少到130μmol·m—2·s—1,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则光反应终产物量_______。

A.随之减小    B.随之增加    C.基本不变    D.不能确定

(5).据下图,30℃时,发菜净光合速率是____μmolO2·mg—1叶绿素·h—1,发菜光合作用生产量最大时的温度是________。

A.15℃      B.25℃    C.35℃    D.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上海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问题。(9分)

上图表示利用致病病毒M的表面蛋白基因和无害病毒N,通过基因工程制作重组M病毒疫苗的部分过程。其中①~⑤表示操作流程,a~h表示分子或结构。据图回答问题。

(1).基因工程除了微生物基因工程外,还有_____。在上图所示过程中,获取目的基因的步骤是流程       (用图中编号回答);在流程③中必需实施的步骤有_____。

(2).在上图所示的整个过程中,用作运载体的DNA来自分子_____(用图中字母回答)。

(3).下列关于质粒运载体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多选)。

A.使用质粒运载体是为了避免目的基因被分解

B.质粒运载体只能在与目的基因重组后进入细胞

C.质粒运载体可能是从细菌或者病毒的DNA改造的

D.质粒运载体的复制和表达也遵循中心法则

E.质粒运载体只有把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DNA中才能表达

F.没有限制酶就无法使用质粒运载体

(4).据图比较结构g和结构h的异同,并解释产生差异的原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上海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回答有关动物体内稳态调节的问题。(8分)

G基因可能与肥胖的产生有关,某研究用高脂肪食物喂养G基因缺失小鼠和正常小鼠8周后,发现基因缺失小鼠的体重明显大于正常小鼠,测量两种小鼠的能量消耗,结果见图。

(1).据上图分析,G基因缺失导致小鼠肥胖的原因之一是_____。

(2).G基因在下丘脑中表达。G基因缺失会使下丘脑“摄食中枢”的兴奋性增加,进而减少下丘脑细胞分泌_____激素,此变化通过垂体,将减弱_____和_____两种靶腺的活动,从而影响动物体内的能量消耗。

肥胖可能导致糖尿病,为了研究新药T对糖尿病的疗效,需要创建糖尿病动物模型。科学研究中常用药物S创建糖尿病动物模型。给甲、乙、丙、丁4组大鼠注射药物S,图19显示各组大鼠进食后血糖浓度的变化,虚线表示基础血糖值。

(3).下图中_____组能用于研究新药T疗效。

分别让糖尿病大鼠服用新药T或另外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P后,测定空腹血糖浓度、肝糖原含量、血液总胆固醇浓度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存在于组织细胞表面,可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参与血脂调节)。数据见图。图中N表示正常大鼠、M表示无药物处理的糖尿病大鼠、T表示新药T处理的糖尿病大鼠、P表示药物P处理的糖尿病大鼠。*表示与正常大鼠相比有显著差异,#表示与糖尿病大鼠相比有显著差异。

(4).利用图中的数据,针对新药T调节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的机制分别做出分析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上海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分析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回答问题。(12分)

下图显示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甲病G—g)在两个家族中的遗传系谱,其中,Ⅱ—9不携带致病基因,Ⅲ—14是女性。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Ⅲ—14的基因型是_____。

(2).除患者外,Ⅲ—13的直系血亲中,携带有甲病基因的是_____。

下图显示Ⅲ—14细胞内9号染色体及其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过程中的变化。A、B、C、 D、E是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其中A—a控制乙病,乙病为显性遗传病。

(3).上图甲表示的过程显示9号染色体的结构发生了变异,这种结构变异的类型是_____。图22乙的过程①中,染色体发生的行为有____(多选)。

A.螺旋化    B.交换     C.联会    D.自由组合

(4).下列对甲病和乙病致病基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两者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    B.各自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

C.两者之间能发生基因重组      D.致病基因仅由母亲传递

(5).Ⅲ—14与健康的Ⅲ—13生育一个患甲乙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上海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问题。(10分)。

【实验一】

研究背景:某植物的种子自植株开花后60天开始逐渐成熟,至开花后8l天完全成熟。

研究目的:研究该植物不同成熟度种子自然干燥不同天数后的发芽率差异。

材料准备:

(1).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背景,为测种子发芽率而准备实验材料的合理方案是____。

实验过程:

(2).按照方案准备好种子后,将种子合理分组并发芽。下列不属于实验时需控制的因素是____。

A.每组种子的数量    B.发芽的温度和湿度  C.发芽时的光照      D.芽的长度

数据采集及处理:

(3).将实验数据绘制成下图,则该直角坐标系的横坐标名称是____,纵坐标名称是_____。

【实验二】

研究背景:该植物种子春播萌发后,对缺水环境很敏感,遇干旱后表现为胚根萎缩甚至脱落,发芽停止。

研究目的:对发芽不同天数的种子,干旱处理后再补水,通过比较干旱前后胚根的生长能力,研究发芽不同天数种子的耐旱能力,以便于指导农业灌溉。

实验材料:根据实验一的结果,选取最佳发芽率的种子。

实验过程:

(4).此实验宜将种子固定在直立玻璃板上发芽,而不是用培养皿发芽的主要原因是      

(5).下列①~④为实验步骤:

①将种子固定在直立玻璃板上   ②干燥脱水4天(模拟春播干旱)

③种子发芽不同天数           ④测量发芽不同天数的胚根长度等

使用实验步骤①~④(步骤可重复使用),针对研究目的,用实验步骤的编号写出合理的实验流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新课标全国Ⅰ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新课标全国Ⅰ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新课标全国Ⅰ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新课标全国Ⅰ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

下面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敏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新课标全国Ⅰ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