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52493  52501  52507  52511  52517  52519  52523  52529  52531  52537  52543  52547  52549  52553  52559  52561  52567  52571  52573  52577  52579  52583  52585  52587  52588  52589  52591  52592  52593  52595  52597  52601  52603  52607  52609  52613  52619  52621  52627  52631  52633  52637  52643  52649  52651  52657  52661  52663  52669  52673  52679  52687  170175 

科目: 来源:201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右图甲、乙均表示细胞的一部分,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甲、乙是同一个细胞的两个部分,则该细胞为神经元,图乙中a、c为兴奋区

B.若甲、乙是两个同类型细胞的各一部分,则兴奋在两者之间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的

C.若甲、乙是两个同类型细胞的各一部分,则甲与乙之间应通过“突触”传递信息,且兴奋的传导方向应为甲→乙

D.图示中甲在向外分泌物质,则甲可参与构成突触后膜,该物质的分泌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除去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入天敌蜘蛛后,一定时间后对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图所示的结果(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它们的数量变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a-b期间,若同时引入害虫的另一种天敌螳螂,蜘蛛的数量将增加更快

B.在b-c期间,造成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

C.在c-d期间两个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互利共生

D.害虫数量减少可导致蜘蛛数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下列等式中不可能成立的是

A.B2=A(10%~20%)                    B.A-(B1+B3)=C1+C2+C3

C.C3=B2(80%~90%)                    D.A=F+B1+C1+D1+E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解的理解有误差的是

A.B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不一定比A少

B.若M表示各营养级所含的能量。当MA<5MB时,生态系统可能会崩溃

C.分解者细胞呼吸的产物中有CO2、H20、酒精和乳酸等

D.A中吸收光能的过程都发生在叶绿体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世纪50年代后,英国开始实行控制计划,大气环境污染得到了治理,治理效果如下图所示,关于下图分析错误的是

A.地衣的吸收作用可以消除二氧化硫对空气污染

B.地衣数量增多,黑化蛾更易被鸟类捕食

C.SO2浓度逐年降低,可能是由于煤烟排放量减少

D.SO2浓度降低导致树干上地衣数量逐渐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1表示某水池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的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图2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3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关系;图4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草虫个体存活数与发育期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某种专食浮游动物的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仅剩一个种群,则图1中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后剩下的为丙种群

B.若在第10年时调查图2中种群数量为200只,则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200只

C.在图3中,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甲→乙→丙→丁

D.在图4中,食草虫死亡率最大的时期是一龄幼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时间(天)

1

5

9

13

17

21

25

29

33

37

成虫数(只)

6

10

28

71

131

207

270

302

327

341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 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B. 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 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D. 第1—37天,成虫数量呈“J”型增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食物网的生态系统中,能正确描述各种成分和彼此间关系的是

A.因为老鼠是蚂蚁的天敌,所以老鹰也是蚂蚁的天敌

B.蚱蜢的数量显著减少时,蜥蜴种群较老鼠种群所受的影响大

C.老鹰可以吃蛇,但是蛇无法吃老鹰,因此蛇与鹰是共生关系

D.仙人掌是生产者,老鹰是消费者,蚂蚁是分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切除玉米胚芽鞘的顶端,然后在其左侧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培养24小时后,胚芽鞘向右弯曲,角度θ如下面甲图所示,乙图是测定的实验结果。下列关于该实验的一些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放置琼脂块前,要将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在蒸馏水中浸泡

B.在光下和黑暗处进行该实验,实验结果不同

C.乙图说明生长素在较低浓度时能促进植物生长,超过最适浓度则促进作用减弱

D.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琼脂块偏放在胚芽鞘横切面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桦尺蛾中,体色暗黑由显性基因S控制,体色灰白由隐性基因s控制。由于工业化发展,S和s的基因频率在英国某工业污染区100年间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工业污染区

1800年

1810年

……

1890年

1900年

s基因

99%

90%

……

19%

10%

S基因

1%

10%

……

81%

90%

A. 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可使种群中s基因的频率下降

B. 暗黑色蛾是通过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产生的新物种

C. 自然选择能保留有利变异且能使有利变异逐代积累

D. 污染区种群S基因频率上升,桦尺蛾更能适应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