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高三学生小明最近到医院体检,体检报告中的检验结果显示:乙肝抗原呈阴性(-),乙肝抗体呈阳性(+)。他说自己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就此结果向你咨询,你应该给他怎样的合理建议(说明:“+”表示有,“-”表示没有)
A.你体内带有乙肝抗体,说明一定也有乙肝病毒,需要到医院就诊
B.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一定是妈妈怀孕时传递给你的免疫力
C.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说明你可能曾感染乙肝病毒后痊愈了
D.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这是父母遗传给你的免疫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一是研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幼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图二表示利用玉米胚芽鞘研究生长素的植物体内运输方向的实验设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一可知,生长素浓度为b时,促进根的生长:生长素的浓度为c时,抑制根的生长
B.据图一分析,当根的生长素浓度为d时,根尖不再产生生长素
C.一段时间后,图二中甲、丁组中的b端都应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D.一段时间后,图二中丙组的a端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高于b端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农田弃耕后40年间植物种类的变化情况见表。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1 |
4 |
15 |
25 |
40 |
|
草本 |
28 |
27 |
26 |
30 |
34 |
灌木 |
0 |
3 |
4 |
12 |
19 |
乔木 |
0 |
0 |
0 |
14 |
23 |
总计 |
28 |
30 |
30 |
56 |
76 |
A. 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
B. 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
C. 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
D. 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种间或种内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寄生生物一定是动物,寄主可能是动物也可能是植物
B.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一种生物的灭亡,另一种生物长得更好
C.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一旦分开,两种生物都不能独立生活
D.食物短缺时鲈鱼以幼小的鲈鱼为食,不属于捕食,属于种内斗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自养型生物一定都是生产者,生产者就是绿色植物
B.能够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生物是分解者
C.大部分动物都是消费者
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B.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
C.狼、鹰、云豹均属于第三营养级
D.狼和鹿是捕食和竞争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二氧化碳
B.参与③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③过程增强后②过程随之增强,不能通过增强③减少大气中CO2
D.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①过程的依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B.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
C.生物群落的结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
D.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
②南山公园内的全部生物
③某片绿舟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④绵阳仙海湖景区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几个生态学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
B.群落是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C.生态系统是由种群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有机统一体
D.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