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4届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由同一器官分泌,并且生理效应相反的一组激素是( )
A.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 B.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C.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D.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下丘脑既可以调节使血糖升高,又可以调节使血糖降低
B.当下丘脑某一区域兴奋时,会直接促进血糖转变为糖原从而降低血糖
C.若验尿时发现某人出现尿糖,可以推知此人一定患有糖尿病
D.血糖升高只受体液调节,血糖降低则需要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Ⅰ-4-2所示3种哺乳动物由于周围环境温度变动而发生的代谢速度变化。在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动物Y比动物Z更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B.动物X对温度变化的生理调节能力很差
C.在温度t1时,动物X、Y、Z代谢速度相同
D.在低于t2的温度条件下,动物Z代谢速度逐渐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a表示某种物质,b表示相关细胞,两者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如果a表示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肌肉细胞b,将导致血糖含量上升
B.如果a表示神经递质,b表示神经细胞,此时b会兴奋
C.如果a表示抗原分子,b可能是浆细胞或记忆细胞
D.如果a表示甲状腺激素,b可能是下丘脑细胞,也可能是垂体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
B.c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的,e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
C.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
D.信息分子参与的a、c、d调节过程均存在反馈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泪液中的溶菌酶清除侵染机体细菌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反应
B.对同种抗原的二次免疫主要通过初次免疫存留的抗体发挥作用
C.先天性胸腺缺失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完全丧失
D.HIV侵染人体的T细胞只影响细胞免疫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体主要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
B.甲型H1N1流感康复者的血清中可以找到相应的抗体
C.抗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对自身产生不良影响
D.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可以使抗原失去毒性或形成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Ⅰ、细胞Ⅱ和细胞Ⅲ均能识别抗原?
B.图中细胞Ⅰ、细胞Ⅱ、细胞Ⅲ代表的分别是B细胞、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
C.免疫过程⑥比⑦要慢,免疫效应⑥比⑦要强?
D.图中的T细胞可以分泌淋巴因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分别指的是子代H5N1和抗体
B.合成H5N1蛋白质的场所以及所需要的原料都是人体细胞提供的
C.据图可知,H5N1在宿主细胞内进行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中涉及逆转录酶
D.c的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然后释放淋巴因子杀灭靶细胞释放出来的抗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其主要原因是流出的晶状体蛋白进入血液后成为抗原,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会攻击另一只眼球组织。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一现象的免疫学原理相同( )
A.少数患者注射青霉素后产生休克反应
B.感染HIV病毒导致人体免疫机能缺失
C.注射流感疫苗后人体产生相应抗体
D.产生红斑狼疮的病理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