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4届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社区全部人口刚好男女各400人,居委会进行红绿色盲普查,发现女性中有10人患色盲,12名未生育女性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18名色觉正常妇女的儿子患色盲,男性中共有22人不能区分红色和绿色。那么,这个群体中红绿色盲的基因频率为
A.7.5﹪ B.6﹪ C.约5.6﹪ D.约8.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基本方向
B.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如下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图中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则Z是隔离
B.根据达尔文的观点可认为,有利性状在蜥蜴个体世代间不断保存
C.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共同组成一个种群
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该岛上蜥蜴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一定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 )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④二氧化碳 ⑤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⑥甲状腺激素的运输 ⑦乙酰胆碱 ⑧尿素 ⑨维生素
A.②③④⑥ B.①③⑤ C.①③⑦ D.③⑤⑥⑧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右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皮下注射时,药液可通过②→①到达各组织细胞
B.③缺氧时的呼吸产物也可作为内环境的一种成分
C.②中的渗透压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与代谢废物含量无关
D.尿素的主要转移方向是③→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1所示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若③为组织细胞,物质交换过程如图2所示
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 而CO2的浓度相反
C.若③为肝脏细胞,饭后5h⑤处的血糖浓度高于①处
D.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30min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组织液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不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C.肾小球肾炎导致蛋白尿 D.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某种药物饲喂动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实验组比对照组动物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高。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
A.增强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 B.提高血浆蛋白的含量
C.增加红细胞的生成数量 D.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成分、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期饮用弱碱性的水会改变内环境的pH值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D.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成分可以交换,它们共同构成内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活性最高,在血浆中含量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这项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 )
A.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
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C.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
D.细胞的代谢过程和内环境的稳态是互为因果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