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53496  53504  53510  53514  53520  53522  53526  53532  53534  53540  53546  53550  53552  53556  53562  53564  53570  53574  53576  53580  53582  53586  53588  53590  53591  53592  53594  53595  53596  53598  53600  53604  53606  53610  53612  53616  53622  53624  53630  53634  53636  53640  53646  53652  53654  53660  53664  53666  53672  53676  53682  53690  170175 

科目: 来源:2013届福建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pH=c时,e点为0

B.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C.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d点右移     

D.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福建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种豚鼠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有一只黑鼠和一只白鼠杂交,子代全部是黑鼠,用子代黑鼠与亲代白鼠交配,子二代中白:黑等于3:1,合理的解释是

A.子二代完全符合分离定律的性状分离比

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在有双显性基因存在时才表现为黑

C.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没有出现交叉互换

D.后代个体数量少,统计中出现了较大的偏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福建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S”型曲线的改变与事实不符的叙述是

A.X轴为时间,Y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b点改变环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K值将改变

B.X轴为光照强度,Y轴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在b点提高CO2的浓度,K值将改变

C.X轴为氧分压,Y轴为水稻根细胞对Si的吸收速率,在c点时中耕松土,K值将改变

D.X轴为时间,Y轴为黄色短杆菌产生的谷氨酸量,在c点时,改变细胞通透性,K值将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福建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四项有关生物学实验研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切断小鼠大脑皮层与下丘脑的神经联系,小鼠不能维持体温恒定

B.在检测某人尿液中的含糖量时,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的方法更为简便有效

C.用含有S和P的培养基培养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大肠杆菌,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在研究光照强度影响农作物光能利用率的实验中,可将某种植物放在不同的光照强度条件下进行研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福建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四个图是两种面包虫(甲面包虫:○;乙面包虫:●) 在不同环境下的种间竞争情形。图a,b的环境条件是温度34℃及70%相对湿度;图c,d的环境条件是温度24℃及30%相对湿度。图a,c中两种面包虫是分开饲养的;图b,d中两种面包虫是混合饲养的。试问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A.高温潮湿的条件仅有利于甲面包虫的生存

B.低温干燥的条件仅有利于乙面包虫的生存

C.甲面包虫在温度、湿度的生态适应范围比乙面包虫宽

D.混合饲养时,强势的面包虫并不会使弱势的面包虫加速消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福建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在研究甲状腺代偿性肿大时发现,将狗甲状腺的大部分去除,残留部分不久就会肥大并恢复到原来大小,其原因发生的顺序是

①垂体②大脑皮层 ③甲状腺肥大 ④甲状旁腺 ⑤促甲状腺激素 ⑥甲状腺激素减少

A.⑥→①→⑤→③                           B.②→①→⑤→③ 

C.⑥→②→①→③                           D.②→①→④→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福建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的浓度与人血浆中葡萄糖浓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肠系统中大量的葡萄糖从食物中转运入血浆时,胰岛就会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

B.当某人在数小时内不进食时,胰岛就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

C.高浓度的胰高血糖素会刺激肌肉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

D.高浓度的胰岛素刺激肝脏分泌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福建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不一定能够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B.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一般发生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

C.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不一定是二倍体

D.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物一定是纯合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福建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种新发现的细菌中有a、b、c等基因,下图表示用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后得到的片段。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a、b、c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B.基因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有m个氨基酸,比水稻中控制合成含有m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的基因长度要短很多

C.若利用某药物阻止基因a的表达,则基因b、c也不能表达

D.基因a、b、c中都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福建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2分) 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图1所示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能否进行无氧呼吸,操作如下:

配制5% 的葡萄糖溶液20 mL,经煮沸冷却后注入装置中的广口瓶中,向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培养液,最后以石蜡油封住瓶中液面。连接广口瓶与装有BTB溶液的试管,将装置置于适宜条件下,观察BTB溶液颜色及培养液的温度变化。(注:BTB溶液在CO2浓度为0.03% 时呈红色,当CO2浓度大于0.03% 时呈黄色,小于0.03% 时呈紫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小组首先将干酵母加入20 mL 5%的葡萄糖溶液中进行活化培养,图2是酵母菌活化过程中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实验中最好选择图中___________点时的酵母菌作为材料,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将葡萄糖溶液进行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排除环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还应该设计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与上述实验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过一段时间后,对照实验中的BTB溶液仍然保持红色,实验组中的BTB溶液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为了进一步确认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还需检测培养液中是否有___________产生。

Ⅱ.某小组同学查阅并学习了植物生长素的有关内容“植物的向重力性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通常植物幼苗在水平放置时,根向地弯曲生长,表现为正向重力性;茎则背地弯曲生长,表现为负向重力性。植物的向重力性是由于重力引起根、茎器官内生长素分布不均而导致的差异生长。”随后,他们提出了问题:“植物的叶是否也有向重力性呢?”由此,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请你参与其中,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假设】植物叶片具有向重力性

【实验材料】葱叶

【实验步骤】(1)选取葱叶并分组:用剪刀在葱叶的基部剪断,选择直的葱叶。

    A组:葱幼叶;    B组:未成熟叶(介于幼叶与成熟叶之间);   C组:成熟叶

(2)固定:将A、B、C叶横放在同一培养皿中,叶基端放在培养皿中,叶尖端放在培养皿缘外,在叶中部用透明胶将叶固定在培养皿缘上。

(3)加水:加清水于培养皿中,叶基浸入水中培养24小时。

(4)重复实验:重复多次。

【分析思考】

(1)从实验假设和步骤来看,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                    

(2)由于重力的作用,葱叶的生长素是如何分布的?                      

(3)上述固定葱叶的培养皿还需做怎样的外部处理,才能保证控制了变量?          

【实验结果】A组叶片向上弯曲,弯曲程度最大;B组叶片向上弯曲,弯曲程度较A组小;C组叶片几乎不弯曲;

【结论】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