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3届福建八县(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技术依据DNA分子杂交原理的是( )
①用DNA分子探针诊断疾病
②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的杂交
③快速灵敏的检测饮用水中病毒
④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A.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福建八县(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有的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B.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唯一的运载体
C.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
D.基因治疗主要是对有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福建八县(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通过基因工程产生的蛋白质都能符合人类需要
B.通过基因工程能得到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
C.蛋白质工程通常是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直接改造
D.蛋白质工程可以创造新的、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福建八县(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系列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荧光抗体免疫标记实验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下图表示了人、鼠细胞融合的过程,研究中分别将带有绿色荧光、能与人体细胞膜上HLA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和带有红色荧光、能与小鼠细胞膜上H—2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放入细胞培养液中,对人、鼠细胞进行标记。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要使实验现象明显,可以适当提高细胞培养液的温度
B.选取不同生物细胞进行融合是因为不同生物细胞表面抗原差异较大
C.实验表明不同种细胞可以杂交,而同种生物细胞不能进行融合
D.实验结果可以直接证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福建八县(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植物体细胞杂交实验中,如果期望获得性状优良的作物新品种,以下哪项问题不必考虑( )
A.亲本细胞的生殖隔离问题
B.选择具有期望的优良性状的亲本
C.亲本细胞融合技术
D.杂种细胞的愈伤组织诱导和再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福建八县(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不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 )
A.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
B.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C.利用基因工程培养抗虫棉的棉花植株
D.利用细胞工程培养“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福建八县(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美国杜克大学医疗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在《科学》杂志上撰文透露,他们利用成年猪的动脉血管细胞和能够模拟胚胎环境的新型生物效应器,成功地在实验室培育出了新的动脉血管。这种血管的外形和功能与真的血管一样。这一研究成果是生物组织培养工程领域的重大进展。下列关于以上技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以上技术属于“克隆”
B.这种技术可能要利用细胞培养技术
C.这项技术的关键是要激发血管细胞发育成血管的潜能
D.这项技术的关键是要激发血管细胞的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福建八县(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体只有体细胞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
B.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只有处于离体状态时才有可能表现出全能性
C.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理论基础
D.花粉可培育成单倍体,是细胞全能性的体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福建八县(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细胞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培养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培养基是相同的
B.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融合方法是一样的
C.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一样的
D.在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与基因表达的选择性密切相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福建八县(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培育“试管山羊”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若要培育成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过程中可通过给母山羊注射孕激素使其超数排卵
B.乙过程是促进卵母细胞和精子的受精
C.良种母山羊、良种公山羊和代孕母羊可以是不同种的
D.丁过程中早期胚胎须移植到供体性状相同的代孕母羊子宫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