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甲为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机理模式图。图乙为给成年的肥胖者和非肥胖者一次性口服足量的浓葡萄糖溶液后,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的结果。分析回答:
(1)图甲中,“生物效应”中涉及到的细胞器有 。
(2)胰岛素降血糖的生物效应除图示过程外,还表现在促进 ,抑制 。
(3)图乙表明口服葡萄糖后,肥胖者与非肥胖者在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分泌量方面的变化,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这一事实说明肥胖者胰岛素调节血糖的效率 , 是导致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4)Ⅱ型糖尿病人的胰岛素的含量和正常人相差很小,甚至比正常人还高,请据图甲中激素作用的机制分析Ⅱ型糖尿病人最可能的病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葡萄糖异构酶在工业上应用广泛,为提高其热稳定性,科学家在确定第138位甘氨酸为目标氨基酸后,对葡萄糖异构酶基因进行体外定点诱变,以脯氨酸138替代甘氨酸138,含突变体的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结果突变型葡萄糖异构酶比野生型的最适反应温度提高10~12 ℃,酶的热稳定性得到了提高。请根据图示分析回答问题:
(1) 对葡萄糖异构酶进行定点诱变的过程体现了______________和基因工程的现代生物技术的综合运用。
(2) 1是__________________;其组成至少要包括目的基因、终止子、标记基因、____________。
(3) 目的基因经过体外定点诱变后,为了提高其导入大肠杆菌的成功率,通常先进行的处理是________。
(4) 工业生产上为了充分利用葡萄糖异构酶,常采用______________技术。使用此技术的优点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5) 与正常基因相比,经过定点突变后的基因中发生了___ _____对碱基的替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面是制备固定化藻菌细胞的流程,试图利用固定化细胞技术对生活污水进行脱氮。试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活性污泥取自污水处理厂曝气池.主要原因是经过长期_________,曝气池污泥中的微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本实验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固定化小球的直径不宜过大,否则会影响污水与固定化细胞的物质交换
B固定化小球的直径越大小球藻接收的光照量越大,除氮效果越好
C固定化小球所用的海藻酸钠浓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影响污水中有机物与固定化细胞的接触
D固定化小球所用的海藻酸钠浓度不能过低,否则会造成包埋细胞过少
(3)下图所示为不同浓度的固定化藻菌小球对模拟污水中N元素去除效果关系曲线,图中比例代表固定化藻菌小球体积与污水体积,如“…◆…1:9”代表l体积小球与9体积模拟污水混合液。试回答:
①研究中“空白实验”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置“空白实验”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表明最佳的小球浓度是V球:V水=_______。
③要证明固定化藻菌比藻菌混合液净化N的能力强,主要实验思路是利用一定量的固定化藻菌小球和_______ ___,在____________条件下处理等量的模拟污水,一段时间后检测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苏北四市(徐、淮、连、宿)高三第三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英国科学家虎克发现细胞并提出了细胞学说
B.细胞是构成一切生物的基本单位
C.细胞具有相对独立性
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苏北四市(徐、淮、连、宿)高三第三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是某动物肝细胞和胰腺外分泌细胞不同膜的相对含量(%),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甲呼吸强度大干细胞乙
B.细胞乙为胰腺外分泌细胞
C.细胞乙合成的分泌蛋白多于细胞甲
D.细胞中各种膜含量的差异取决于所含基因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苏北四市(徐、淮、连、宿)高三第三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李斯特氏菌中的致死食源性细菌会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传递,使人患脑膜炎。其原因是该菌的一种InIc蛋白可通过抑制人类细胞中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
于细菌的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乳酸菌一样,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该菌在人体细胞间快速传递与细胞膜的特性发生改变有关
D.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均需要内质网的加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苏北四市(徐、淮、连、宿)高三第三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的实验证实加热杀死的S型菌体内存在的转化因子是DNA
B.艾弗里的实验与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设计思路基本相同
C.艾弗里的实验没有设置对照
D.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可得到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苏北四市(徐、淮、连、宿)高三第三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人体部分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甲的分裂能力最强,分化程度最高
B.过程①②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
C.过程①②形成的肌细胞和神经细胞中蛋白质和基因的种类都不相同
D.细胞衰老和凋亡对生物均具有积极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苏北四市(徐、淮、连、宿)高三第三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乙两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动物细胞内的染色体变化,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中a→b可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B.甲图中,e→a可表示在分裂间期发生的染色体复制过程。
C.乙细胞的b基因来自于基因重组
D.乙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不能完成受精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苏北四市(徐、淮、连、宿)高三第三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盂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孟德尔所作的假说内容之一是“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C.孟德尔提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
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