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3届广东省山一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在黑毛鼠、白毛鼠、黄毛鼠的受精卵分裂成8个细胞时把胚吸出输卵管,再把这三种鼠的8细胞胚放在同一溶液中使之组装成一个具有24个细胞的“组装胚”,这个“组装胚”在试管里继续分裂、发育。一段时间后,把“组装胚”移植到一只老鼠的子宫内,不久,一只全身披着黄、白、黑三种不同颜色皮毛的奇怪组装鼠问世了。上述研究过程中没有利用到的生物技术是
A.动物胚胎移植 B.动物细胞培养 C.基因工程 D.早期胚胎培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广东省山一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 “猪—沼—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种植(茶树)、养殖(猪)、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子系统构成。该生态农业模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广东省山一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 基因工程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
A.需要包含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目的基因等
B.目的基因只能从目的生物中获取
C.启动子将启动表达载体的复制
D.剪切中形成的末端都可由T4 DNA连接酶连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广东省山一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 2008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楚尔郝森和两位法国科学家巴雷一西诺希和路克一蒙塔尼埃。德国科学家因发现人乳头淋瘤病毒引发子宫颈癌获此殊荣,两名法国科学家因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此殊荣。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A.病毒在基因工程中可用做载体,灭活的病毒在细胞工程中可诱导细胞融合,在免疫中可用做疫苗
B.人乳头淋瘤病毒繁殖的条件全部由子宫颈癌细胞提供
C.乙肝病毒探针可迅速检出乙肝患者的乙肝病毒
D.病毒与细菌的区别是无典型的细胞核,病毒遗传物质为DNA或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广东省山一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 下列属于克隆的是
A.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
B.鸡的某个DNA片段导入小鼠的细胞中,并得以表达
C.小麦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
D.某种瘤细胞在体外大量培养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广东省山一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 新技术的建立和应用对生物学发展至关重要。下列技术(或仪器)与应用匹配正确的
A.PCR技术——扩增蛋白质
B.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
C.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基粒
D.花药离体培养——培育单倍体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广东省山一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 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准备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利用两种肝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时,要将组织块剪碎并用胃蛋白酶处理
B.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C.为防止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
D.甲、乙细胞培养到一定的时候,都会出现细胞的接触抑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广东省山一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 下列各图表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各阶段图解。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顺序为
B.图D处的杂交瘤细胞即为产生单克隆抗体的细胞群
C.图B的操作目的是保证图A中B淋巴细胞的单一性
D.实验室制备单克隆抗体可用图E或图I所示的培养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广东省山一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 小李尝试制作果酒,他将葡萄汁放入已灭菌的发酵装置中进行试验(见右上图),正确做法是
A.适量的酵母菌
B.将发酵装置放到4℃冰箱中进行试验
C.关紧阀a,偶尔打开阀b几秒钟
D.开阀b通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广东省山一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 下列关于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哺乳动物的卵泡是在出生前形成的
B.在自然条件下,受精是在子宫内完成的
C.内细胞团是在原肠胚期形成的
D.桑椹胚前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胚胎的潜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