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4届山西省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
②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
③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
④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山西省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2有一种基因型,Ⅲ一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
C.若Ⅲ一4与Ⅲ一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5/12
D.Ⅱ-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山西省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9分,除4题外,每空1分)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高秆(易倒伏)(A)对矮秆(抗倒伏)(a)为显性,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AABB)和乙(aabb),据此培养AAbb品种。
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a、b、c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_______。
(2)过程e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由AaBb得到Ab个体。与过程a、b、c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a、e、f的优势是 。
(3)上述育种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目标品种的是[ ]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一块高秆(纯合子)玉米田中,发现了一株矮秆玉米。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性状出现的可能的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山西省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9分,每空1分)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d所表示的四个过程依次分别是 、 、 和 。
(2)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 (用图中的字母回答)
(3)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 ,后者所携带的分子是 。
(4)RNA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途径有(用类似本题图中的形式表述):
① ;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山西省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分,每空2分)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甲病和乙病两种单基因遗 传病进行调查。以下是他们研究过程中得到的一些材料。
材料Ⅰ 调查中发现甲病在患有该病的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世代相传;乙病的发病率较低,往往是隔代相传。
材料Ⅱ 统计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见下表)。
材料Ⅲ 绘制甲病和乙病在某一家族中的系谱图(见下图)。(甲、乙病分别由核基因A和a、B和b控制)。
请分析回答:
(1)根据材料Ⅰ和Ⅱ可以推断,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染色体 上,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主要理由是 。
(2)分析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可以得出:
①Ⅰ-3的基因型为 ,Ⅱ-6的基因型为 。
②Ⅲ-10为纯合子的概率为 。
③Ⅳ-11患甲病的概率为 ,只患乙病的概率为 。因此,Ⅲ-9和Ⅲ-10若生育 性后代,其患病的可能性会更低些。
(3)若该地区的某对表兄妹(都表现正常)婚配,后代中患遗传病的概率将增加,其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广东广州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TP转化为ADP时,释放的能量可用于
A.肠道中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B.根对水分的渗透吸收
C.胰腺细胞分泌胰岛素 D.O2进入红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广东广州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水既是有氧呼吸的原料,也是有氧呼吸的产物,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的消耗和生成分别在
A.第一阶段、第三阶段 B.第三阶段、第三阶段
C.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D.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广东广州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同学们尝试用糯米和酵母菌制作酒酿(酒精含量约10%),其中最佳做法是
A.10℃,有氧发酵 B.28℃,无氧发酵
C.10℃,无氧发酵 D.50℃,有氧发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