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3届北京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5分)科学工作者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头,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约为( )头。
A. 30 B. 32 C. 64 D. 96
(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2个条件是( )
A. 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 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 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 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3)调查草原所捕获老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下图所示。该草原的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___________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
(4)若某种群有成鼠a头(计算时作为亲代),每头雌鼠一年产仔16头,各代雌雄性别比均为1:1。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则理论上计算,第n代中产生的子代数为____________头。
A. a×8n-1 B. a×8n+1 C. a×8n D. a×8n+2
(5)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头,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则鼠种群的增长呈_________增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北京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6分)某地区从1964年开始使用杀虫剂杀灭蚊子幼虫,至1967年中期停用。下图是五年间蚊子幼虫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R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S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据图回答:
(1)R基因的出现是 的结果。
(2)在RR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和1%,此时R基因的频率为 。
(3)1969年中期RR基因型几近消失,表明在 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 (高、低)。
(4)该地区从此不再使用杀虫剂。预测未来种群中,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是 ,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北京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3分)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正确的是(多选)
A. 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 Ⅱ-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Ⅰ-2
C. Ⅱ-2有一种基因型,Ⅲ-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
D. 若Ⅲ-4与Ⅲ-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5/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吉林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高鼻梁与塌鼻梁 B、人的卷发与直发
C、人的五指与多指 D、眼大与双眼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吉林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褐色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蓝色是由隐形遗传因子控制的。已知一个蓝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 ,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女孩的可能性是:
A、1/2 B、1/4 C、1/8 D、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吉林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
A、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形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
B、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显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
C、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隐性的后代
D、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的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吉林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F1的表现型比例是
A、9:3:3:1 B、1:1:1:1
C、3:1:3:1 D、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吉林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对杂合黑豚鼠产仔4只,4只鼠仔的表现型可能是
A、三黑一白 B、全部黑色
C、二黑二白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吉林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南瓜的果实中,果实的白色W对黄色w是显性,果实盘状D对球状d是显性,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哪一组杂交后代中结白色球状果实最多
A、WwDd x wwdd B、WWdd x WWdd
C、WwDd x wwDD D、WwDd x WW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吉林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
C、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
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