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54919  54927  54933  54937  54943  54945  54949  54955  54957  54963  54969  54973  54975  54979  54985  54987  54993  54997  54999  55003  55005  55009  55011  55013  55014  55015  55017  55018  55019  55021  55023  55027  55029  55033  55035  55039  55045  55047  55053  55057  55059  55063  55069  55075  55077  55083  55087  55089  55095  55099  55105  55113  170175 

科目: 来源: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之专题十一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题型:综合题

(24分)

I.(15分)如图所示,科研小组用60Co照射棉花种子。诱变当代获得棕色(纤维颜色)新性状,诱变I代获得低酚(棉酚含量)新性状。已知棉花的纤维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棉酚含量由另一对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1)两个新性状中,棕色是________性状,低酚是______性状。

(2)诱变当代中,棕色、高酚的棉花植株基因型是_______,白色、高酚的棉花植株基因型是_______。

(3)棕色棉抗虫能力强,低酚棉产量高。为获得抗虫高产棉花新品种,研究人员将诱变I代中棕色、高酚植株自交。每株自交后代种植在一个单独的区域,从________的区域中得到纯合棕色、高酚植株。请你利用该纯合体作为一个亲本,再从诱变I代中选择另一个亲本,涉及一方案,尽快选育出抗虫高产(棕色、低酚)的纯合棉花新品种(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示)。

II.(9分)草莓生产上传统的繁殖方式易将所感染的病毒传播给后代,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运用微型繁殖技术可以培育出无病毒幼苗。草莓微型繁殖的基本过程如下:

               外植体愈伤组织芽、根植株

请回答:

(1)微型繁殖培育无病毒草莓苗时,一般选取_________作为外植体,其依据是_   ___。

(2)在过程①中,常用的MS培养基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______,在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________,有利于外植体启动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接种后2~5d,若发现外植体边缘局部污染,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3)在过程②中,愈伤组织在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中未形成根,但分化出了芽,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之专题十七 微生物及发酵工程 题型:选择题

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

A.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B.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

C.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        D.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之专题十七 微生物及发酵工程 题型:选择题

光照条件下,给植物和植物叶片提供,然后检测叶片中的。下列有关检测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植物的淀粉和植物的葡萄糖中可检测到

B.从植物和植物呼吸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中可检测到

C.随光照强度增加,从植物叶片中可检测到含大量积累

D.在植物叶肉组织和植物叶维管束鞘的中可检测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之专题十七 微生物及发酵工程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下图表示的是          

A.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B.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C.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      

D.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含量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之专题十七 微生物及发酵工程 题型:选择题

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B.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D.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之专题十七 微生物及发酵工程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之专题十七 微生物及发酵工程 题型:实验题

.(8分)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所示。若上述黄化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请仅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推测出现该现象的两种可能原因。

                       

原因1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2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之专题十七 微生物及发酵工程 题型:实验题

(10分)用去除脑但保留脊椎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

(1)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其位于左后肢趾部的____________中,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中。

(2)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映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决定的。

(3)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右图),立即刺激A端____________(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段出现伸缩活动,该活动__________(能、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之专题十七 微生物及发酵工程 题型:实验题

(12分)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

实验2: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

实验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杂交组合的P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均等于1:2:1。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__________定律。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圆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扁盘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F2植株授粉,单株收获F2中扁盘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1/9的株系F3果形均表现为扁盘,有_______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扁盘:圆=1:1,有__________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之专题十七 微生物及发酵工程 题型:实验题

(12分)下列是与微生物培养有关的问题,请回答:

⑴某细菌固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是、、、葡萄糖、尿素、琼脂和蒸馏水,其中凝固剂是_____,碳源是_____,氮源是_____。已知只有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帮该培养基属于_____培养基。按照化学成分分类,该培养基属于_____培养基。从同化作用类型看,用该培养的细菌属于_____。

⑵将少量细菌接种到一定体积的液体培养基中,适宜条件下培养,定时取样测定菌体数目,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菌体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可以得到细菌的_____曲线。该曲线中以菌体数目的对数作为纵坐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中,为了获得形态和生理特证一致的菌体,一般应在_____期取体;在生产中,常收集培养至_____期的细菌用于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