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16分)下图所示为用两栖动物的卵所做的实验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蝌蚪肠上皮细胞核中含有青蛙发育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重新组合的细胞类似于蛙的____________细胞,经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形成组织和器官。本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具有全能性。
(2)图中A过程采用的技术手段称作______________技术。如果用生物技术使番茄和马铃薯的体细胞融合,首先要获得___________,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从理论上讲用融合后的细胞培育出的“番茄—马铃薯”植株是_____________(可育/不可育)。
(3)上图表示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在获得B淋巴细胞之前,小鼠已被多次注射 (相同/不同)抗原,注射后小鼠体内发生相应的 (细胞/体液)免疫反应,生成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
(4)①过程中,常用的与植物细胞融合相同的方法是 诱导融合。融合结果随机出现多种不同的杂交细胞。②过程在特定的 上进行筛选,从而得到 细胞。④培养的气体环境为 。
(5)由于单克隆抗体与传统方法获得抗体相比,具有 的特点,广泛用于疾病的诊断等方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3种不同类型的细胞,下列对这些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丙3种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主要位于染色体上
B.甲、乙两细胞具有成形的细胞核,丙的遗传物质中不含胸腺嘧啶
C.甲、丙细胞具有细胞壁,而乙没有
D.甲、乙细胞内细胞器膜和核膜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
B.糖类中的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
C.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D.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分解时,糖类耗氧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研究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B.桑格和尼克森借助电子显微镜,提出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C.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都来自于二氧化碳
D.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仔细分析右图,三个圆圈①、②、③分别表示含细胞壁、核糖体、中心体的细胞,那么阴影部分表示的细胞可能是 ( )
A.乳酸菌 B.小球藻 C.肝细胞 D.棉花叶肉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衰老是细胞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
B.白化病人的头发白色是头发基部黑色素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所致?
C.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D.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体积变小,代谢速率减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概念图,下列对图示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一个多肽中A的种类一般最多有20种
B.①过程发生所需模板和运输A的工具都是RNA
C.B的化学简式是—NH—CO—
D.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是细胞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②脂肪的鉴定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或者红色的脂肪滴
③鉴定还原糖时,要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④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呈紫色
⑤洋葱根尖装片制作的步骤是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⑥观察洋葱根尖装片发现最多的细胞是分裂前期细胞
⑦观察叶绿体需用健那绿染液染成蓝绿色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有一肽链,分子式为C55H70O19N10,将它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谷氨酸(C5H9N04)、甘氨酸(C2H5NO2)、丙氨酸(C3H7NO2)、苯丙氨酸(C9H11NO2)。该多肽形成时,失水数目和消耗谷氨酸数目分别为( )
A.9 3 B.9 4 C.10 3 D.9 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图1表示物质扩散的图解,图2是设计证明图1物质扩散成立的实验装置。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水柱a将持续上升 B.图甲中水柱a将先上升后下降
C.图乙中水柱b将持续上升 D.图乙中水柱b将先上升后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