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56640  56648  56654  56658  56664  56666  56670  56676  56678  56684  56690  56694  56696  56700  56706  56708  56714  56718  56720  56724  56726  56730  56732  56734  56735  56736  56738  56739  56740  56742  56744  56748  56750  56754  56756  56760  56766  56768  56774  56778  56780  56784  56790  56796  56798  56804  56808  56810  56816  56820  56826  56834  170175 

科目: 来源:2013届陕西省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与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与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陕西省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两组实验:

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甲图);

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乙图);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A、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无影响      

B、大草履虫以栉毛虫为食

C、培养液为上述生态系统提供能量

D、大草履虫的能量除用于自身代谢外,其余部分流入栉毛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陕西省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谋影响最严重的是

编号

生态系统

采集对象

现有生物量

年增长率/%

年采收量

马尾松林

马尾松

200 000m3

2

1 000 m3

淡水湖泊

鲫鱼

10 000kg

35

3 600 kg

山地

甘草

1 000kg

20

300 kg

滩涂

沙蚕

10 000kg

30

500 kg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陕西省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陕西省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

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

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

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

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陕西省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抗原进入人体以后,被体液中相应抗体消灭的过程是

①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

②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再由B细胞呈递给T细胞

③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

④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⑤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

A.①②④⑤               B.①②⑤④

C.①③⑤④               D.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陕西省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右图为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若在a点上刺激、神经就发生兴奋。从这一点向肌肉方向传播,肌肉就收缩  ②如果给予相同的刺激,刺激a点与肌肉之间距离越近,肌肉收缩就越强  ③神经纤维传播兴奋的大小,与刺激强弱无关,通常是恒定的   ④当兴奋时,神经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会急剧发生变化,钾离子流入细胞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陕西省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植物的吲哚乙酸是最早在人体的尿液中发现和提取的,下列对此问题的叙述,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A.在人体内有合成生长素的酶系统,所以人粪、尿的肥效很高

B.人在食用了大量的植物果实和新鲜嫩叶后,生长素便进入人体内,但人体不存在破坏生长素的酶。生长素也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生长素在人体“免费旅游”了一圈后便通过肾脏将其排出体外

C.在人体的肾脏中有将色氨酸转变成生长素的酶,在肾脏中合成了吲哚乙酸,所以人体的尿液中有吲哚乙酸

D.题干部分的叙述是错误的,在人体的尿液中没有吲哚乙酸,但有吲哚乙酸的类似物,如吲哚丁酸、萘乙酸等,这些物质是人体内无生理功能的代谢副产品,但对植物却有强烈的促进生长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陕西省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物物种数和密度(个/m2)调查数据。

跳虫类

蜱螨类

线蚓类

线虫类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有机肥田

10

167

38

30

40

120

19

339

化肥田

4

79

16

41

18

32

7

52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

B.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

C.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

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陕西省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切除老鼠体内的甲状腺,10d后将其同没有切除甲状腺的老鼠相比,切除甲状腺的老鼠的代谢能力明显下降,并且无法检验出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切除5d后,将溶解于某溶剂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给老鼠连续注射5d,过10d后观察,其物质代谢能力没有下降。由此可推测:甲状腺激素能增强物质的代谢能力。为了证明这一推论,有必要进行对比实验,以作观察比较。你认为下列哪项为最适宜的对比实验组

A.既没有切除甲状腺,又未注射甲状腺激素的实验组

B.从进行切除后的第1d开始,只注射用于该实验溶剂的实验组

C.从进行切除后的第5d开始,只注射用于该实验溶剂的实验组

D.将溶解于另一种溶剂(与上述溶液不同)的甲状腺激素注射到刚刚做完切除手术的实验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