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4届湖南省高一12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一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l小时后测得该容器中O2减少24mL,CO2增加48mL,则在l小时内酒精发酵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
A、1/3 B、1/2 C、2倍 D、3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湖南省高一12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在自然条件下,有关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过程中,中间产物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才能被彻底氧化分解
B、高等植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C、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
D、有氧呼吸的强度晚上比白天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湖南省高一12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光能转化成骨骼肌细胞内ATP中的能量,需经过的主要生理过程依次是
①光合作用 ②细胞呼吸 ③消化吸收 ④主动运输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④①③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湖南省高一12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有氧呼吸中产生二氧化碳的阶段、氧气利用的阶段、水参与反应的阶段、有水生成的阶段分别是
①第一阶段 ②第二阶段 ③第三阶段
A、②③②③ B、①②③③ C、②①③② D、③②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湖南省高一12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关于酶的性质,下列表达中错误的一项是
A、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
B、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了催化能力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易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湖南省高一12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回答(在括号内填写相应的字母):
(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在膜的_____(内/外)侧还有少量多糖。
(2)图中代表细胞外的O2进入细胞方式分别是[ ] _________;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 _________。
(3)比较细胞膜与细胞核膜结构不同点,核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不同点;而细胞膜表面有___________,与细胞膜的识别作用相适应。
(4)以红细胞为实验材料,用丙酮提取红细胞的细胞膜的磷脂,并将它在空气与水的界面上完全展开,测定完全展开的磷脂所得的面积,与红细胞膜的表面积相比,其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木糖比氨基酸的分子质量小得多,两者都溶于水。在动物消化道中,小肠绒毛吸收大量的氨基酸,却很难吸收木糖,这个事实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细胞膜具有这种功能,主要与____________方式有关,因为这种运输方式能够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6)细胞的内吞和外排作用,说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________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湖南省高一12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某同学进行实验,甲图为实验开始状态,乙图为实验结束状态。请在乙图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单糖能否通过半透膜。
增添的实验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锅等。
(1)设计出继续实验的简要步骤:
① ;
② 。
预测实验现象并作出结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湖南省高一12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物质分别 、 、 。
(2)依次写出图中④、⑤、⑥所代表的能量多少(少量或大量): 。
(3)如果氧气供应不足,其产物是 ,反应的场所是 ,该反应可以写成: 如果氧气供应充足,酵母菌细胞内C6H12O6的分解的反应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湖南省高一12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回答:
(1)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A表示________阶段,进行的部位是_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阶段,进行的部位是____________中。
(2)写出图中①-⑤所示物质的名称。
①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 ④_______; ⑤_______。
C和D的化学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光合作用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