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3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二第二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右图表示从光裸的岩地上最终演替出森林的相关曲线,其中Ⅰ和Ⅱ曲线的描述全都正确的是
A.Ⅰ为土壤中的有机物量,Ⅱ为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程度
B.Ⅰ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Ⅱ为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
C.Ⅰ为群落呼吸消耗有机物量,Ⅱ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
D.Ⅰ为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Ⅱ为群落垂直结构的层次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二第二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研究人员在对甲乙两个不同的生太系统调查后发现,两个 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总能量相同,甲生态系统只有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乙生态系统则有初级、次级、三级和四级消费者。如果其他的因素都一样,则下列选项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生态系统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乙生态系统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
B. 甲、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都大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
C. 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都小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但乙生态系统则相反
D. 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都大于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二第二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便为食,则它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二第二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如图a、b、c、d表示某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箭头表示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d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B.a和c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C.c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c2的能量就越少
D.b的含量增加将减缓温室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二第二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依据下列四项设计生态瓶,其中不合理的是
A.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以保证生物有氧呼吸 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合理
C.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物质的联系 D.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二第二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据报道:美国一科学家模仿鲨鱼皮肤表面粗糙V形皱褶制作的泳衣,能减少水流的摩擦力,使身体周围的水流更高效地流过,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事例充分证明,人类完全可以征服自然
B.该发明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C.长期海水摩擦导致鲨鱼皮肤出现V形皱褶
D.鲨鱼的进化方向是由基因突变的方向决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二第二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①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②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 ③分解者,腐生生物
④消费者,自养生物 ⑤草食动物,异养生物 ⑥自养生物,第一营养级
⑦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二第二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工程中,融合叶肉细胞时,应先去掉细胞膜,制备原生质体
B.植物细胞工程中,叶肉细胞经再分化过程可形成愈伤组织
C.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出的新品种一定不是单倍体
D.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采用不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从而获得杂交瘤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二第二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现有甲、乙两种植物(均为二倍体纯种),其中甲种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高于乙种植物,但乙种植物很适宜在盐碱地种植,且相关性状均为核基因控制。要利用甲、乙两种植物的优势,培育出高产、耐盐的植株,有多种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利用。下列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中,不可行的是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获得满足要求的四倍体杂种目的植株
B.诱导两种植物的花粉融合并培育成幼苗,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C.将乙种植物耐盐基因导入到甲种植物的受精卵中,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D.两种植物杂交后,得到的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可较快获得纯种的目的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二第二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四个选项中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A.采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B.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
C.人工种子的培育过程
D.运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