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3届山西省高二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面为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可得出( )
A、图示过程中,DNA进行了两次复制
B、A—E过程所产生的细胞全能性最小,F—K过程产生的细胞全能性最大
C、F—I过程中可发生三种可遗传的变异
D、图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山西省高二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山西省高二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10分)已知神经细胞膜两侧离子分布不平衡是一种常态现象。细胞不受刺激时,膜外较多正电荷,而膜内则相反(如图所示)。
(1)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膜的主要成分 分子层,使离子很难以 方式通过,但更主要的原因是膜依靠 以 方式控制离子出入。这证明膜具有 性的重要功能特征。所以,细胞维持这种状态是要以消耗 为代价的,与细胞结构 有关。
(2)如图所示,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能使受刺激部位瞬间变得易于膜外阳离子通过,此时a一b之间会产生电流,其方向是 ;同时,相应的膜内侧电流方向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山西省高二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8分)(1)将3根离体神经纤维(枪乌贼的巨轴突)分别放置于盛有海水(A)等渗KCl、溶液(B)等渗葡萄糖溶液(C)3个培养皿中。若都给予适宜的刺激, (填A、B、C编号)培养皿中的神经纤维可以产生神经冲动,原因是 。
(2)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C1、C2表示免疫细胞,黑点(●)表示神经元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按图示,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是
(填①~⑦编号)。大脑感觉到肌肉受到刺激其信号(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 (填①~⑦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山西省高二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11分)下丘脑和垂体在人体内分泌活动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1)垂体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不仅分泌[a]生长激素,还分泌[ ] 等激素来调节其他某些内分泌腺的活动。但下丘脑才是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因为 。
(2)①完成由产生电信号到转变为化学信号的过程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产生 ,通过轴突传导到 ,进而引起小泡中激素的释放。
(3)图中可见,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使血浆渗透压 。①~⑤过程中属于反馈抑制作用的是 。
(4)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与c具有协同作用的 (激素)分泌量也将增加,导致产热量增加。如果用激素c饲喂小白鼠,再放入密闭容器中,其对缺氧的敏感性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山西省高二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11分)根据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2年7月9日河南某地气温高达39℃,大家都在家中休息!然而50多岁
的赵某却在玉米地里锄草。当天晚上家人没有见到他。当在玉米地发现他时。他己经死亡多时。据估计,赵某系中暑身亡。
材料二 青年男子高某在暑期外出旅游。在一日出发后,天气十分炎热,高某连续不断地以纯净水解渴。后来他感觉到四肢发冷、心率加快、心慌、血压下降,接着就不省人事,昏迷了过去。后被人送到了医院,诊断为水中毒。
(1)材料一、二的两种情况都发生在 天气。在这种天气状况下,人体内的热量散发出去的主要方式是 。
(2)据估计,赵某身体的产热和散热的关系是 ,高某身体的产热和散热的关系是 。
(3)赵某和高某的身体的内环境稳定状态都遭到破坏。赵某被破坏的内环境因素是 ,它的变化趋势是 ;高某身体被破坏的内环境因素是 ,这些因素的变化趋势是 。
(4)下列曲线能够反映高某体内的水的绝对含量(a)和相对含量(b)变化趋势的是 ( )。
(5)下列曲线能反映高某(b)和赵某(a)内环境渗透压变化趋势的是 ( )
(6)高某的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的变化趋势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山西省汾阳市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能在内环境中发生的反应或存在的物质是
① 葡萄糖分解成 C02 、水 ② 抗体与抗原反应 ③ 淋巴因子 ④ 神经递质
A.① ② ③ B .① ② ④ C .① ③ ④ D .② ③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山西省汾阳市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B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是否稳定只取决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C.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的结果
D.反馈调节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机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山西省汾阳市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用某种药物饲喂动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实验组比对照组动物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高,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A.增强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 B.提高血浆蛋白的含量
C.增加红细胞的生成数量 D.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