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河北省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基因工程中获取同种目的基因DNA片段的不同方法。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
B.①②③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能不同
C.对于真核细胞基因,①②③片段均不含内含子,但含非编码区
D.这三种方法都用到酶,都是在体外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省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生物体遗传物质的示意图,对此示意图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 |
B.如果①③代表基因的外显子部分,则①③中任何一个碱基对的改变都必然引起该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结构发生变化
C.如果①③代表基因的非编码区,②代表基因的编码区,则在原核细胞中②是连续的,只有外显子而无内含子
D.如果②代表目的基因,则要将②导入宿主细胞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省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Ⅰ、图甲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其中实线表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即CO2的总吸收量),虚线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图乙为该植物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由图甲可知,与 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
(2)理论上预计,在温度为 ℃条件下,植物生长状况达到最佳,已知乙图是在此温度条件下绘制而成的曲线,理论上分析,如果温度改变为45℃,乙图中b点将向 移。
(3)乙图光照强度为b时,与甲图 ℃所代表的生理过程特点是相同的.
(4)乙图中用 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图中c点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
Ⅱ、森林中,阳光可能会穿过森林中的空隙,在地上投下“光斑”,它们随着太阳的运动和枝叶的摆动而移动。下图显示了在“光斑”照耀前后一株生长旺盛的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O2和释放O2的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
(1) 图中的A点两条曲线重合,表明植物此时光合作用强度 (等于、大于、小于、无法比较)呼吸作用强度。此时限制光合作用产物(糖类)合成的主要因素是 。
(2)当“光斑”移开时,O2的释放速率立刻恢复原水平的原因是 ;而CO2吸收速率延续了一段时间后才下降,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省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如图表示的是生态系统中的氮循环示意图。
![]() |
(2)实现图中③过程的生物,是否属于固氮微生物?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硝酸盐主要以 方式进入细胞内部。?如果土壤板结或长期水淹,陆生植物通过该过程吸收的氮素 (能、不能)满足其生理需要。此种情况下, (填标号)代表的生理过程会增强。
(3)鸡粪发酵除臭是 (生物名称)的作用。在图中标号 所示的过程能反映除臭的生理过程。?
(4)据图推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雷雨发庄稼”是说植物体内的氮素来源主要是由于②闪电的固氮作用
B.参与②过程的生物生态地位是分解者
C.如果没有过程⑤,大气中的N2将越来越少,反硝化作用维持了氮素循环
D.植物→动物代表食物链,体现了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省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藏报春的叶片有绿色、白色、花斑三种类型,属于细胞质遗传;花色由一对核基因R、r控制,基因型RR为红色,Rr为粉红色,rr为白色。
(1)白花、花斑叶片植株①接受花粉,红花、绿色叶片植株②提供花粉,杂交情况如图a所示。根据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的特点,按照图示①②提供的信息,将③补充完整。
③出现以上不同类型受精卵的原因是 。
③的叶片类型可能是 。
(2)假设图b中④个体自交,后代出现花斑叶片植株:绿色叶片植株、白色叶片植株的比例是 。如果⑤做母本 ,接受⑥的花粉后,发育成的植株的叶片类型为 ,说明细胞质遗传的特点之一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省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问题:
如图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B细胞内制造“工程菌”示意图,所用载体为质粒A。已知细菌B细胞内不含质粒A,也不含质粒A上的基因,质粒A导入细菌B后,其上的基因能得到表达,根据图示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将目的基因和质粒结合形成重组质粒时,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露出相同的黏性末端,将切下的目的基因片段插入质粒的切口处再加入适量的 ,使质粒与目的基因结合成重组质粒。
(2)目前把重组质粒导入细菌细胞时,效率还不高;导入完成后得到的细菌,实际上有的根本没有导入质粒;有的导入的是普通质粒A;只有少数导入的是重组质粒。此处可以通过如下步骤来鉴别得到的细菌是否导入了质粒A或重组质粒:
将得到的细菌涂抹在一个含有 的培养基上,能够生长的就是导入质粒A或重组质粒的,反之则没有。此过程中体现了质粒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 。
(3)若进一步鉴定证明细菌中导入的是普通质粒A还是重组质粒,将得到的细菌涂抹在一个含有
的培养基上培养,若细菌 ,则导入的是普通质粒。如果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来证明此过程,应该用 作为探针。
(4)使体外重组的DNA分子转移到受体细胞内,主要是借鉴 的途径。
(5) 目的基因表达成功后,“工程菌”明显不同于细菌D。从变异的来源看,此变异属于
。导入细菌B细胞中的目的基因成功表达的标志是什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衡水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种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9个层次 B.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C.所有细胞都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 D.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的最低层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衡水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①、②、③、④、⑤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步骤。下图所示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⑴到视野⑵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
![]() |
⑴ ⑵
①调节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④转动转换器 ⑤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⑥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 C.⑤④③② D.④⑤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衡水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ATP、脱氧核苷酸、线粒体外膜共有的化学元素是( )
A.C、H、O B.C、H、O、N、P
C.C、H、O、N、P、S D.C、H、O、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衡水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论证,正确的是( )
A.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含量最多
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