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重庆市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植物叶片的代谢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在没有光照时不能进行同化作用
B.叶片从幼到老有机物既有输入也有输出
C.叶片从幼到老矿质元素只输入不输出
D.不同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弱只与外界环境条件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重庆市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冬小麦在不同生长时期对K、P和水的吸收量,根据图分析所得推论不合理的是
( )
A.小麦对离子吸收具有选择性
B.小麦吸收水和离子的方式分别是渗透作用与主动运输
C.小麦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需要的K、P等矿质元素量不同
D.小麦对离子和水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重庆市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选择题
用32P标记一个蛙的受精卵中的两条染色体上的DNA双链。该受精卵经过两次卵裂形成的四个细胞中,含有32P的细胞数为 ( )
A.2个 B.1个或2个 C.2个或3个 D.2个、3个或4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重庆市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选择题
下表表示人体肌细胞受刺激后,细胞内钙含量和肌肉收缩力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表中数据可以说明:
时间(ms) |
0 |
30 |
60 |
90 |
120 |
150 |
180 |
钙含量(mmol/ml) |
0 |
7.8 |
2.2 |
0.5 |
0 |
0 |
0 |
肌肉力量(N) |
0 |
2.0 |
5.0 |
3.5 |
2.1 |
0.5 |
0 |
A.细胞内钙浓度越高肌肉收缩力量越大
B.肌肉收缩力量随时间不断增强
C.肌肉在达到最大收缩力前钙离子释放
D.钙离子进入肌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重庆市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选择题
Ⅰ.下图是反射弧模式图,X、Y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Z为突触间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为____________,虚线所围成的部分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___。
(2)某种药物可以阻断青蛙屈肌反射活动。将药物放在X处,刺激Y,肌肉收缩;将药物放在Z,刺激Y,肌肉不收缩。该实验结果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兴奋在_________ ___ 的传导有阻断作用。
(3)如果在Y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计,给予X点一个强刺激,X点处神经纤维膜内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__ ______,电流计指针发生____次偏转。给予B点一个强刺激,电流计指针发生____次偏转。
II.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有人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植株中存在的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下图所示的处理。
回答下列问题:
(1)乙、丙组对照是否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符合、不符合)
(2)有人认为乙、丙组不足以验证假设。若要验证假设,必须对丙组进行修改(即丁组),请将修改后的实验方案绘在右侧的框图内。
(3)将乙组与修改后的丙组(即丁组)进行比较,若一定时间后,两组叶片脱落数量相比,丁组明显 (大于、等于、小于)丙组,则证明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4)若在相同时间内,甲乙两组落叶数量相比,甲组 (大于、等于、小于)乙组,则证明假设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重庆市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选择题
I.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血脂症是脑猝死、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脂症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血脂成分的浓度超过正常标准。胆固醇是血浆中脂蛋白复合体的成分,一种胆固醇含量为45%的脂蛋白(LDL)直接影响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LDL可以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之后LDL在溶酶体的作用下释放出胆固醇,过程如图。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人体内胆固醇的来源是 ,脂蛋白主要在 细胞中合成,细胞的 (细胞器)中将蛋白质和脂质加工成脂蛋白,若该过程受阻,会导致形成 。
(2)LDL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LDL进入细胞的过程依赖细胞膜 (结构特点)。
(3)糖尿病患者常出现尿氮排出量增多,说明组织细胞的 作用增强了。糖尿病患者也常伴有高血脂,原因是 。
A、血糖浓度太高,多余的糖转化为脂肪
B、糖供能不足脂肪供能,脂肪分解后进入血液
C、糖供能不足,蛋白质转化为脂肪
II.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来验证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①用35S和32P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大肠杆菌(备用);②用步骤①中两种大肠杆菌分别培养噬菌体;③用步骤②中噬菌体侵染步骤①中大肠杆菌。④短暂保温、搅拌后离心;⑤放射性检测。该方案错误的步骤是 ,(填番号)应改正为 。现有用32P标记DNA双链的噬菌体5个,去浸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产生了20个子噬菌体,检测发现在20个子噬菌体中有10个子噬菌体具有放射性,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陕西省、西工大附中高三第七次适应性训练(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 B.有核糖体的细胞不一定是真核细胞
C.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有氧呼吸 D.无叶绿体的细胞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陕西省、西工大附中高三第七次适应性训练(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大肠杆菌,经离心后放射性一定不会出现在上清液中
B.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萝卜种子,目的是促进种子休眠
C.验证生长激素促进骨的生长作用时用幼年狗做实验动物比较合适
D.用实验动物小鼠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功能时,实验组注射一定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的蒸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陕西省、西工大附中高三第七次适应性训练(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选择题
T细胞表面具有CD4(一种受体蛋白)(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图乙)。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CD4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B.T细胞与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相同
C.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有关
D.入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可被免疫系统清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陕西省、西工大附中高三第七次适应性训练(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异地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简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C.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