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甘肃省河西五市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测定仪测得了一天内该玻璃罩内CO2浓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下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BC段较AB段CO2增加减慢,是因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B.CO2下降从D点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C.FG段CO2下降不明显,是因为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减弱
D.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甘肃省河西五市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与糖尿病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糖尿病患者逐渐消瘦,是因为其体内糖的氧化供能发生障碍,导致非糖物质分解加强。
B.尿液中偶尔含有少量糖的人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但尿液中持续含有较多糖的人则一定是糖尿病患者。
C.糖尿病患者吃得多,是因为其体内的糖被大量排出体外,导致血糖含量过低
D.糖尿病患者的尿多,直接原因是因为其代谢旺盛,产生的水比一般人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甘肃省河西五市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经常松土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这是因为 ( )
①增强植物的呼吸作用,为矿质离子的吸收提供更多的能量;
②有利于分解者的活动,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③有利于圆褐固氮菌的活动,增加土壤的肥力和促进植物果实的成熟;
④促进硝化细菌将氨态氮转化为硝态氮,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⑤促进根系吸收有机肥料,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甘肃省河西五市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两类不同植物叶片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
A.甲是C3植物,CO2中C的转移途径是:CO2→C3→(CH2O)
B.乙是C4植物,CO2中C的转移途径是:CO2→C4→C3
C.甲是C4植物,CO2中C的转移途径是:CO2→C4→C3
D.乙是C3植物,CO2中C的转移途径是:CO2→C3→C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甘肃省河西五市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和高等动物代谢及调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多余的糖可以转化为非必需氨基酸,而多余的氨基酸可以贮存
B.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强度受糖类分解代谢强度的制约
C.肾上腺素的分泌受下丘脑直接控制,与血糖浓度无关
D.胰高血糖素促进肝脏和肌肉细胞的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甘肃省河西五市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以下四幅坐标图像是有关生物的生理过程的描述,下列针对这四幅图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图1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B.图2中氧气浓度为B点对应值时植物既不进行有氧呼吸也不进行无氧呼吸
C.图3中A曲线表示胃蛋白酶;B曲线表示胰蛋白酶
D.图4中A曲线表示变温动物;B曲线表示恒温动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甘肃省河西五市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根据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④中的物质释放到⑤的方式是外排
B.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偏转2次
C.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
D.若①中含有一致病基因,则该致病基因来自其祖母的几率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甘肃省河西五市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如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甘肃省河西五市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 ( )
A.1/2 B.1/4 C. 5/8 D.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甘肃省河西五市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
A.乙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CC,丙产生的细胞基因型为ABC和abc
B.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二个染色体组,但只有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C.甲细胞形成乙细胞和丙细胞过程中产生的基因突变通常都能遗传到子代个体中
D.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