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在DNA 测序工作中,需要将某些限制性内切酶的限制位点在 DNA上定位,使其成为 DNA 分子中的物理参照点。这项工作叫做“限制酶图谱的构建”。假设有以下一项实验:用限制酶 HindⅢ,BamHⅠ和二者的混合物分别降解一个 4kb(1kb即1千个碱基对)大小的线性DNA 分子,降解产物分别进行凝胶电泳,在电场的作用下,降解产物分开,如下图所示。
据此分析,这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在该DNA 分子上的限制位点数目是以下哪一组?
A.HindⅢ1个,BamHⅠ2个 B.HindⅢ2个,BamHⅠ3个
C.HindⅢ2个,BamHⅠ1个 D.HindⅢ和BamHⅠ各有2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
②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有助于物质运输的能量供应
④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有利于精子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生活在同一自然区域内的部分生物,对图中各生物关系的分析合理的是
A.若蛇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鹰种群密度可能增大
B.该食物网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C.鹰获取能量较多的食物链是草→虫→蛙→蛇→鹰
D.图中虫获得的能量约占草能量的10~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采用黑白瓶法(黑瓶瓶外包黑胶布和铝箔,以模拟黑暗条件;白瓶为透光瓶。)测定池塘群落各深度24小时内的平均氧浓度变化,结果如下表:
水深(m) |
瓶中O2浓度变化(g/m3) |
|
白瓶 |
黑瓶 |
|
1 |
+7 |
-2 |
2 |
+5 |
-2 |
3 |
+2 |
-2 |
4 |
0 |
-2 |
5 |
-2 |
-2 |
水底 |
-3 |
-3 |
则该池塘一昼夜产生氧气的量是( )
A. 8 g/m3 B.14 g/m3 C.22 g/m3 D. 32 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aXb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A.aXb,Y,Y B.aXb,aY,Y C.AXb,aY,Y D.AAaXb,Y,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A.胸腺嘧啶 B.胞嘧啶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或鸟嘌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愈伤组织进行再分化并产生出植物的各种组织和器官,进而发育成完整的植株,通常需要适合的
A.光照 B.温度 C.营养物质 D.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是有关实验的操作方法或结果.错误的是
A.甘蔗中含有大量的糖,可用作还原糖鉴定实验的替代材料
B.低温和秋水仙素都是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C.记名计算法适于调查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动物类群
D.蝗虫减数分裂期短,观察一个精母细胞就可见减数分裂的连续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在下列选项中,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A.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
B.单倍体育种
C.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
D.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培育三倍体转基因鱼可以防止基因在同种个体中扩散
B.设计试管婴儿主要解决不孕不育问题
C.为保护生态环境,我国西部干旱荒漠地区大片耕作区将退耕,随着时间的推移,退耕地上最终一定演替出森林
D.固定化细胞与固定化酶相比,固定化细胞对酶的活性影响更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