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5月模拟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以二倍体黄色圆粒和黄色皱粒两个品种的豌豆(2N=28)为实验材料,下列有关实验数据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图说明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
B.乙图说明该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
C.丙图说明杂交的两个亲本都是杂合子
D.丁图说明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5月模拟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
A.10/19 B.9/19 C.1/19 D.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5月模拟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和无机盐,据此可以在培养基中控制某种化学物质的有无,来分离筛选微生物。如加入过量的氯化钠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但不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青霉素等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下表是用于分离筛选硝化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的培养基的部分成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编 号 |
成 分 |
含 量 |
编 号 |
成 分 |
含 量 |
① |
粉状硫 |
10g |
⑤ |
FeSO4 |
0.5g |
② |
(NH4)2SO4 |
0.4g |
⑥ |
CaCl2 |
0.5g |
③ |
K2HPO4 |
4g |
⑦ |
H2O |
100mL |
④ |
MgSO4 |
9.25g |
|
|
|
A.配制培养基时,在各种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操作是灭菌
B.在上述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有机碳源,可筛选培养出硝化细菌
C.如果在该培养基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钠,可筛选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D.如果在该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青霉素和有机碳源,可筛选培养出酵母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5月模拟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植物体根尖的有关生命现象示意图。甲图表示根尖的部位,乙图表示根尖相应部位的细胞,丙图数字表示细胞周期的两个阶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32.根部吸水的主要部位是乙图中的(编号) ;能观测到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部位是乙图中的(编号) ;有mRNA合成,但不进行DNA复制的部位主要是乙图中的(编号) ;
33.乙图中d细胞与其他部位细胞相比,细胞内 结构明显较大;显微镜下b细胞的主要特征是 。
34.生长素主要作用于乙图中编号的 区; 如果将种植该植物的花盆横卧,一段时间后,根会弯向地下生长,这是因为远地一侧生长素含量 ,细胞生长相对较快所致。
35.乙图中c→d过程除表示了生长现象外还表示了细胞的 现象,后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36.做用含32P标记的矿质营养液培养植物幼苗的实验时,含32P标记的离子进入根细胞的方式应为 ,吸收的32P在植物体内主要用于形成 等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5月模拟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图甲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图乙表示一株小麦叶片细胞内C3相对含量在一天24小时内(有时多云)的变化过程,图丙和丁表示不同外界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请据图分析:
37.在图甲a上发生反应的条件有 。
38.干旱初期,小麦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可以用 图来说明,原因是
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39.图乙G点与F点相比,叶绿体中H+含量较 (填“高”或“低”)。
40.丙图中P点,限制小麦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为 ;丁图中Q点,限制小麦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为 。
41.抗旱植物具有适应干旱环境的一系列生理特点。例如根系发达,并且根毛细胞液泡中贮存的氨基酸、糖类等代谢产物的浓度 。
42.该植株在黑暗处每小时释放0.02molCO2,在光照强度为X的光照下(其他条件不变),每小时净吸收0.07molCO2,若光照10小时,能生产葡萄糖__________g。若在光照强度为X/2时,光合作用合成量减半,则每小时净吸收CO2的量为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5月模拟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下图示蛋白质进入人体内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图解,请据图分析回答:
43.蛋白质是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主要作用是 (写两点)。
44.动物摄取的蛋白质通过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各种氨基酸,这些氨基酸进入细胞后有3个代谢途径,图中①表示 ;②表示 ;③表示合成新的蛋白质。
45.若图中的氨基酸是丙氨酸,则图中B是 。C是 。若图中的氨基酸只能从食物中获得,则这类氨基酸通常称为 。
46.已知某蛋白质的组成中含有甲硫氨酸(其密码子是 AUG),则在蛋白质合成中控制甲硫氨酸的基因碱基序列是 ;搬运甲硫氨酸的tRNA的碱基序列是 。
47.假设甲状腺球蛋白由2条链共400个氨基酸构成,已知基因中邻近碱基对的平均距离为3.4Å,那么控制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基因的长度至少为 Å;甲状腺球蛋白在酶的作用下彻底水解时需要参与的水分子数为 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5月模拟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内环境稳态是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维持的。图甲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图乙是为了研究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用新鲜的神经一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做成的实验装置(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请据图回答问题:
48.图甲中①是 细胞,其作用是 。若人体受到HIV病毒的侵染,①和②中的 细胞最容易受到攻击,从而导致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49.到目前为止,HIV(艾滋病病毒)疫苗的研制工作已经有20年历史了,虽然科学家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有科学家称,疫苗研制成功的希望“非常渺茫”。从HIV的遗传物质分析,HIV疫苗难以成功的原因是 。
50.为了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单向还是双向,可以在图乙中的哪些点
(多选)给以适宜的刺激,能够得出相应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5月模拟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血糖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图是血糖调控模式图,据图回答:
51.当机体处于低血糖状态时,如果机体通过途径①→②→③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其主要机理是______分泌增多,促进了_____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
52.如果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的原因是胰岛_______细胞受损,导致体内_____分泌减少。
53.胰腺中调控血糖水平的主要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多肽,它们的合成和加工过程需要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细胞器直接参与。激素合成时所需的能量,只要由细胞呼吸产生的_______直接提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5月模拟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狗的皮毛颜色是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的,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 B )、褐色(aaB )、红色(A bb)和黄色(aabb)。
54.若下图示为一只黑色狗(AaBb)产生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1位点为A,2位点为a,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或 。
55.两只黑色狗交配产下一只黄色雄性小狗,则它们再生下一只纯合褐色雌性小狗的概率是 。
56.狗体内合成色素的过程如下图所示,该过程表明: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之一是基因通过 ,从而控制性状。
57.现有多对黑色杂合的狗,要选育出纯合的红色狗,请简要写出选育步骤(假设亲本足够多,产生的后代也足够多)
第一步: ,得到F1;
第二步:选择F1中的狗进行杂交。
请用必要的文字说明要鉴定F1中红色公狗是否为纯合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已知狗的一种隐性性状由基因d控制,但不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d)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不考虑同源区段)。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调查方案:
① 寻找具有该隐性性状的狗进行调查。
② 统计具有该隐性性状狗的 来确定该基因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5月模拟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酶在人类健康、工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述问题。
Ⅰ.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加酶洗衣粉,其包装袋上印有如下部分说明。
① 成分:含碱性蛋白酶等;② 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洗衣粉的水内数小时。使用温水效果更佳;③ 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洗衣后彻底清洗双手。请回答以下问题:
59.质检局针对该洗衣粉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该实验的目的是 。
60.一学生为探索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参考上述的实验材料及方法进行了有关实验,并把结果以下列曲线图A、B表示。
① 由图中信息可知,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约为 。
② 在O℃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降为零,但温度再度回到45℃,后者的催化作用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 。
③ 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直接测定胶片上的蛋白膜 的时间长短来表示酶的催化效率。
61.该加酶洗衣粉是否能用于洗涤丝质及羊毛衣料? 。原因是 。
Ⅱ.固定化酶是从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东北农业大学科研人员利用双重固定法,即采用戊二醛作交联剂(使酶相互连接),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来固定小麦酯酶,研究固定化酶的性质,并对其最佳固定条件进行了探究。下图显示的是部分研究结果(注: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分析回答:
62.从对温度变化适应性和应用范围的角度分析,甲图所示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63.乙图曲线表明浓度为________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
64.固定化酶的活力随使用次数的增多而下降,由丙图可知,固定化酯酶一般可重复使用______次,酶活力明显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